臺北市
31°
( 33° / 29° )
氣象
2025-05-19 | 中央社

無人機漁搜對環境更友善 還能幫討海人提早返家

「爸爸捕魚去,為什麼還不回家?」兒時這句課文,道盡討海人的辛酸。以前捕魚常得「靠天吃飯」,誰也說不準魚群在哪,如今台灣正在研發漁搜無人機,不僅能降低對環境的影響,還可以幫助討海人更快達成漁獲目標,提早返家團聚。

說起討海人的辛勞,穩發漁業董事長暨全國漁會理事長謝龍隱說,遠洋漁船從高雄出海一趟,通常要2年才能回家,若想提前跟家人相聚,就得等漁船短暫進港轉載的時間,由家人搭飛機前往國外港口與船員會合,但頂多只有1週相聚時光。

遠洋漁業風險高 曾聘傭兵隨船護航

而且海上作業不僅辛苦,更可能危機四伏,謝龍隱就曾有一艘漁船「穩發161」,在2009年4月遭索馬利亞海盜劫持,時間長達逾10個月,過程令人膽戰心驚。

回憶當時情景,謝龍隱說,那段時間,每天都焦慮不安,天天凌晨3、4時就起來跟海盜談判,「每天唱哭調仔給他們聽啊!說我為了這件事,都病倒送醫院了」。

謝龍隱同時也每天求神拜佛,尋求心靈寄託,「不然對方沒瘋,我們要先瘋了」。

談到原本海盜提出高達350萬美元(約新台幣1億524萬元)贖金,謝龍隱說,透過多次反覆交涉談判,終於降到120萬美元(約新台幣3608萬元),最後付贖把船和人救回。之後幾年,他的漁船每次出海,他都聘請荷槍實彈的外國傭兵在船上護航,直到海盜不再猖獗後才止聘。

也正是這群辛苦付出的討海人,讓台灣遠洋漁業世界聞名,而高雄更是台灣遠洋漁業重鎮。謝龍隱說,高雄前鎮漁港是台灣遠洋漁船的主要停泊港口,目前高雄遠洋漁船數量至少在500艘以上,主要捕捉鮪魚、鰹魚、魷魚和秋刀魚等漁獲。

比海軍還先進用直升機抓魚

漁船想要滿載而歸,取決於搜尋魚群的功力。早期台灣大型圍網漁船僅依靠海鳥雷達及船上瞭望手目視,直到30年前,謝龍隱的父親率先在台灣遠洋漁業中引進直升機搜尋魚群,他笑說,「有人說我們比海軍還先進,用直升機抓魚」。

「要不要去看船,我帶妳去!」謝龍隱帶著中央社記者到前鎮漁港參觀他的漁船,並逐一說明船上搜尋魚群的先進設備,「最上面藍色那個是海鳥雷達,那個瞭望台就是瞭望手站著拿望遠鏡目視的地方,還有船前面的甲板會停放直升機…」。

謝龍隱說,早期依靠海鳥雷達和瞭望手找魚群,目視範圍有限,且瞭望手為了找魚,經常專注到忘記吃喝,非常辛苦。自從引進直升機後,從空中俯瞰的範圍更大,1年增加了約30%漁獲量。他深信,使用科技幫助漁船作業是一條必走道路。

不過出動直升機所費不貲,他說,養一台直升機及機上作業人員,1年約需新台幣2000萬元。除了成本高昂,燃油碳排壓力越來越大,加上在海上飛行風險也很大,謝龍隱過去曾發生直升機因機械故障墜海,所幸人員平安獲救,但直升機卻得送去大修。

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科技專案支持下,工研院與金屬中心發展遠洋漁業的低碳智慧漁搜無人機隊系統,讓無人機及AI科技力進入海洋,優點除了可降低成本,也能避免直升機人員傷亡與財損,且可望更快達成漁獲目標,讓船員得以提早返航。

無人機加入作業 對業者是一大利多

謝龍隱說,他加入這項無人機計畫,很期待未來以無人機取代直升機作業,在高油價、高人工時代,若能把直升機換成無人機,不但可省下可觀油錢,維修成本也較低,一年最少可省1000萬元。還有AI系統幫忙,對業者是一大利多。

漁搜無人機的硬體部分,由金屬中心發展遠洋漁業商用載具,研發國內首架精準漁業定旋翼無人機,特點是可防雨、防塵、防蝕,且1次可連續飛行超過1個半小時,最遠可飛超過30公里,並有可抗7級風與抗雨等特殊設計。

軟體部分,為了讓無人機自動飛行,工研院開發低碳智慧漁搜機隊系統,可自動設定機隊航線,一鍵部署讓4部無人機自動起飛,透過無人機進行大範圍攝影,將海面即時影像傳送給魚撈長進行判斷。

當無人機飛行時,機上攝影機會自動回傳影像,地面站可即時觀看即時的AI辨識魚況,主動搜尋漁群位置。發現魚群資訊,地面站可透過動態修正返航航線演算法,召回無人機自動返航,動態降落到漁船,盡速前往漁場捕魚。

金屬中心向中央社記者說明研發進度表示,這套低碳智慧漁搜無人機隊系統,目前已完成概念驗證(POC),近期將進行商業營運驗證(POB)的階段運行。

概念驗證主要為透過飛行器雛型品,確認飛行器於遠洋漁船上運作,可進行船舶上的起降作業,並且飛行影像與數據資料可於漁船上進行判讀與解析。概念驗證階段曾前往太平洋上的科斯雷島(Kosrae)進行相關測試。

金屬中心表示,目前正在進行商業營運驗證,今年將進行商業化展開,已結合國內製造商、零組件商、系統整合商與服務商進行相關的商業模型推展。若順利,預計今年將進行服務測試的投入。

金屬中心指出,這套系統除了可以降低人員操作的風險與成本,即時影像也協助魚撈長準確判斷、減少過度捕撈,最重要是減少不必要航行,也降低對環境的影響。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