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0 | 中央社
一張「死亡合影」道盡多少事 中國晶片界引以為恥
一張被稱為「死亡合影」的照片近日傳遍中國業界,其中分別為時任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等6人。這些人曾執掌中國晶片產業逾人民幣兆元資本,主導中國半導體產業多個重要項目,如今卻鋃鐺入獄或銷聲匿跡。
港媒01今天報導,照片中6人分別是時任紫光集團聯席總裁刁石京、華芯投資總裁路軍、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國家積體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總經理丁文武、紫光集團總裁張亞東及紫光集團聯席總裁齊聯,目前多半已經落馬。
這6人曾經執掌中國晶片產業逾人民幣兆元資本,主導中國半導體產業多個重要項目,如今不是鋃鐺入獄就是銷聲匿跡,「從改寫行業版圖的操盤手,淪為時代洪流的一粒塵埃」。
其中,最新登上「死亡榜單」並且受到熱議的是趙偉國。趙偉國14日才因貪污、為親友非法牟利等涉及逾人民幣14億元(下同,超過新台幣58.5億元)的罪刑被判死緩。「死緩」是死刑緩期執行的簡稱,是中國特有的刑罰制度,死緩兩年考驗期滿後,罪犯一般情況下會減刑為無期徒刑。
報導表示,也正是因為這個最新判決,引發外界對一張中國晶片業「死亡合影」的關注,讓這張照片在中國業界瘋傳。
報導提到,曾在半導體界風光一時的紫光集團靠著國資背景與大量併購操作而快速擴張版圖,時任董事長的趙偉國成為兩岸知名人物,受訪時更語出驚人地放話要「買下台積電,合併聯發科」。
當時另個產業背景是為扶植半導體、改變半導體領域受制於人的情況並防止在與美國的戰略競爭中被「卡脖子」,中國於2014年9月成立了「國家集成電路(積體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業界俗稱「大基金」,試圖在半導體領域殺出重圍,為擺脫美國技術封鎖和經濟發展提供「芯(晶片)動力」。
大基金一期於2014年9月成立,註冊資本987.2億元,最終募集資金總額1387億元。公開資料顯示,其中投資分布大致為積體電路製造占67%、設計占17%、封裝測試占10%、裝備材料類占6%。
大基金二期成立於2019年10月,註冊資本2041.5億元。主要聚焦積體電路產業鏈布局,重點投向晶片製造及設備材料、晶片設計、封裝測試等產業鏈環節,支持行業內重點企業做大做強。
出乎當時所有人意料,短短幾年後,紫光就遇到大麻煩,而承擔晶片產業國家戰略任務的國家大基金也成為「一些腐敗分子眼裡的唐僧肉」。最後,中芯國際前獨董、大基金旗下華芯投資前總裁路軍於2022年7月14日被抓;大基金總經理丁文武則於稍後的7月30日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調查。
2020年,紫光債務違約,隔年申請破產重整,跌落神壇,趙偉國則在2022年7月因涉貪被帶走調查。
2022年,刁石京也被查。他曾任中國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經趙偉國延攬進入紫光集團,分管晶片業務。
至於從房地產界涉足半導體並於2016年接下紫光總裁的張亞東,早在2018年蹊蹺離職,今年辭去房地開發商綠城中國董事會主席,目前雖未傳出涉及貪腐,卻淪為資本遊戲犧牲品。
另一名紫光副董及聯席總裁齊聯在2022年公司重整後悄然離職,目前無公開涉案紀錄,可能因組織調整出局。
報導表示,在美國對中國晶片產業進行無情封鎖與打壓之際,「這些內部蛀蟲的更瘋狂貪腐或瀆職行為,給中國在相關產業布局帶來了損失難以估量」,這個結果讓外界忍不住感嘆「實在是報應」。
港媒01今天報導,照片中6人分別是時任紫光集團聯席總裁刁石京、華芯投資總裁路軍、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國家積體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總經理丁文武、紫光集團總裁張亞東及紫光集團聯席總裁齊聯,目前多半已經落馬。
這6人曾經執掌中國晶片產業逾人民幣兆元資本,主導中國半導體產業多個重要項目,如今不是鋃鐺入獄就是銷聲匿跡,「從改寫行業版圖的操盤手,淪為時代洪流的一粒塵埃」。
其中,最新登上「死亡榜單」並且受到熱議的是趙偉國。趙偉國14日才因貪污、為親友非法牟利等涉及逾人民幣14億元(下同,超過新台幣58.5億元)的罪刑被判死緩。「死緩」是死刑緩期執行的簡稱,是中國特有的刑罰制度,死緩兩年考驗期滿後,罪犯一般情況下會減刑為無期徒刑。
報導表示,也正是因為這個最新判決,引發外界對一張中國晶片業「死亡合影」的關注,讓這張照片在中國業界瘋傳。
報導提到,曾在半導體界風光一時的紫光集團靠著國資背景與大量併購操作而快速擴張版圖,時任董事長的趙偉國成為兩岸知名人物,受訪時更語出驚人地放話要「買下台積電,合併聯發科」。
當時另個產業背景是為扶植半導體、改變半導體領域受制於人的情況並防止在與美國的戰略競爭中被「卡脖子」,中國於2014年9月成立了「國家集成電路(積體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業界俗稱「大基金」,試圖在半導體領域殺出重圍,為擺脫美國技術封鎖和經濟發展提供「芯(晶片)動力」。
大基金一期於2014年9月成立,註冊資本987.2億元,最終募集資金總額1387億元。公開資料顯示,其中投資分布大致為積體電路製造占67%、設計占17%、封裝測試占10%、裝備材料類占6%。
大基金二期成立於2019年10月,註冊資本2041.5億元。主要聚焦積體電路產業鏈布局,重點投向晶片製造及設備材料、晶片設計、封裝測試等產業鏈環節,支持行業內重點企業做大做強。
出乎當時所有人意料,短短幾年後,紫光就遇到大麻煩,而承擔晶片產業國家戰略任務的國家大基金也成為「一些腐敗分子眼裡的唐僧肉」。最後,中芯國際前獨董、大基金旗下華芯投資前總裁路軍於2022年7月14日被抓;大基金總經理丁文武則於稍後的7月30日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調查。
2020年,紫光債務違約,隔年申請破產重整,跌落神壇,趙偉國則在2022年7月因涉貪被帶走調查。
2022年,刁石京也被查。他曾任中國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經趙偉國延攬進入紫光集團,分管晶片業務。
至於從房地產界涉足半導體並於2016年接下紫光總裁的張亞東,早在2018年蹊蹺離職,今年辭去房地開發商綠城中國董事會主席,目前雖未傳出涉及貪腐,卻淪為資本遊戲犧牲品。
另一名紫光副董及聯席總裁齊聯在2022年公司重整後悄然離職,目前無公開涉案紀錄,可能因組織調整出局。
報導表示,在美國對中國晶片產業進行無情封鎖與打壓之際,「這些內部蛀蟲的更瘋狂貪腐或瀆職行為,給中國在相關產業布局帶來了損失難以估量」,這個結果讓外界忍不住感嘆「實在是報應」。
最新財經新聞
-
雙鴻首度公開展示GB300水冷板
(33 分鐘前) -
台銀:股匯市趨於平穩 緊盯市場動態調節投資部位
(46 分鐘前) -
和碩首度參加電腦展 童子賢:製造商從幕後走到台前
(51 分鐘前) -
今彩539第114123期 頭獎槓龜
(1 小時前) -
大樂透頭獎連4槓 下期獎金上看1.2億元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