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3°
( 23° / 23° )
氣象
2025-11-10 | 中央社

美國重返非洲最大投資國 布局礦產金屬領域助攻

最新公布的資料顯示,2023年美國對非洲投資額幾乎是中國的2倍,受惠於積極布局關鍵礦產和金屬領域,也讓美國繼2012年來首度重返非洲外國直接投資龍頭寶座。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非洲大陸蘊含豐沛的關鍵礦產和金屬,包含鋰、稀土、鈷和鎢,除了對科技產品製造和運作至關重要,也是電動車、人工智慧(AI)資料中心甚至武器系統不可或缺的原物料。

長期主導全球關鍵礦產和金屬市場的中國,除了擁有大量礦產儲備,也在海外、尤其是非洲進行大規模投資,藉此取得海外礦產供應。

北京還在全球礦產加工領域占據一席之地,並以出口管制作為要脅,令美國感到不安,迫使華府積極尋找管道取得關鍵礦產和金屬,其中非洲礦產儲備是美國實現此一目標的關鍵所在。

不過,美國實際上已悄悄超越中國,成為非洲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者。

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中非研究計畫(China-Africa Research Initiative)取得的官方數據,2023年美國對非洲投資78億美元(約新台幣241億元),中國投資額為40億美元。這是美國繼2012年來首次重返非洲外國直接投資龍頭寶座。

這項投資由2019年成立的美國國際開發金融公司(DFC)主導,該公司於官網表示,成立目的就是「對抗中國在戰略區域的影響力」。

去年,非洲國家盧安達(Rwanda)的礦業公司Trinity Metals獲得DFC注資390萬美元,用於開發該公司在當地擁有的3座礦山,主要生產錫、鉭以及鎢。這家公司生產的鎢和錫目前分別運往美國賓州一家工廠和冶煉廠。

Trinity Metals董事長麥考米克(Shawn McCormick)否認這筆資金對他們供貨美國的決定造成影響,「這是我們身為商業市場參與者的決定」。

納米比亞第一國民銀行(FNB Namibia)前高階主管、經濟學者海曼博(Sepo Haimambo)認為,非洲國家與美國實體磋商時須堅守母國利益,不應指望任何優待,「指望美國人代表非洲提出符合非洲最佳利益的條款是不切實際。因此,非洲確實需要為這些談判做好準備,並且搞清楚自己想要的結果。」

她補充說,非洲各國政府應該擺脫單純用礦產換現金這種交易模式,「可以考慮產量抽成協議、合資模式或者本地股權參與等。這些最終能為非洲國家創造機會,例如設立主權財富基金投資教育和醫療等發展中領域。」

海曼博期盼非洲擴大礦物和金屬加工,這樣做比單純出口礦產至海外更有利可圖。她補充說,未來美國和中國在非洲可能面臨來自其他國家的激烈競爭,並表示巴西、印度和日本等國對非洲日益感興趣。

不過,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CMU)國際經濟學者布蘭斯泰特(Lee Branstetter)教授認為美國早已錯良機。他指出,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對非洲國家課徵貿易關稅,已使他們對美國的熱情銳減。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