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緊張嚇跑國際遊客 觀光逆差7300億創歷史新高
[周刊王CTWANT] 根據觀光統計資料顯示,今年1到8月的出入境逆差達到641萬人次,觀光產值逆差推估將達新台幣7300億元,創歷史新高。業者點出最大痛因,疫情前陸客是台灣最大市場,地震、颱風等天災都是短暫影響,但兩岸關係緊繃不僅陸客無法來旅遊,造成的不安全感,也降低國際旅客來台旅遊意願。
根據觀光署報告,2023年外籍旅客在台人均消費4萬1590元,乘以750萬人次,產值約3120億元;而台灣人出國平均每趟花費6萬481元,乘以1750萬人次,總花費約1.05兆元。也就是說,民眾出國消費額,比外國旅客來台多花了7380億元。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14日召開國家觀光政策檢討座談會,會中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永續發展組召集人陳宜民表示,疫情解封已3年,但觀光產業仍看不到春天,今年來台旅客人次可能達不到750萬人次,且統計數字還包含來台工作者,根本不符合觀光客的定義,目前日本已經恢復到8成,台灣卻不到6成,觀光需要整合、行銷及創意,才能吸引有消費能力的國際旅客來台。
中華優質旅遊發展協會理事長李奇嶽指出,即使兩岸關係不好,疫情前陸客仍然是台灣最大市場,且陸客來台時間大多在7天左右,待的時間是日本客跟南韓客的2倍,產值可以拉升為2倍。
李奇嶽說,今年遇到地震、颱風等天災都是短暫因素,但兩岸關係緊繃,會讓國外旅客覺得不安全,以日本旅客因日圓貶值不出國為例,但日客赴南韓的衰退率就沒有台灣嚴重,顯示主因是旅客擔心不安全。
陳宜民表示,觀光產業是無煙囪工業,型態也千變萬化,台灣的旅遊警示燈號在國際上是橙色的,會讓國際旅客認為台灣是比較危險的地區,應該要努力讓台灣警示燈不要是橙色。智庫也會繼續蒐集業者心聲,反映給立委參考。
延伸閱讀
最新財經新聞
-
185雙層巴士北線專屬!上帝視角俯瞰食蛇龜彩帽地景藝術 「龜行沿山」系列活動,蛇麼都精采!
(4 小時前) -
屏東縣辦理114年度自學進修國民中、小學級畢業程度 (含身心障礙國民)學力鑑定考試
(4 小時前) -
縣府挺起家 購屋貸款成數最高85%
(4 小時前) -
陳其邁阿蓮、田寮兩廟宇發送開運紅包
(4 小時前) -
宸鴻處分泓德能源股票 利益逾2.17億元
(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