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藥」命3/消費者喜「美國保健品將降價」 專家:原料來自各國,說不定還會漲!

[周刊王CTWANT] 隨美國關稅協商90天進入倒數,不少台灣民眾認為美國勢必壓低台灣進口保健品關稅,因而期待「美國保健食品終於要大降價!」對此,有專家提醒,「別忘了,包裝、原料都是從各國進口,可能墊高成本,所以關稅降了,但商品可能會漲價!」
許多人赴美習慣採購大批保健食品,原因就在於「省很大」,因為同樣一瓶保健品飄洋過海到台灣之後,就要立刻加上高達30%的進口關稅,也被人視為引爆美國對等關稅的元凶之一。
據財政部統計,2024年錠劑、膠囊狀食物製品進口約新台幣80.94億元,其中超過一半是自美國進口,金額為41.66億元,包括善存、萊萃美、健安喜等都是深受國人喜愛的美國保健食品,但加上高達30%的進口關稅後,價格變得並不親民。例如1瓶善存女性綜合維他命在美國超市售價18.48美元,折合台幣每顆約2.8元,在台灣則高達6.9元,價格差異驚人。
迫於美方壓力,財政部原本就計畫5年內逐步將保健食品的進口關稅從30%降至20%,隨著美國總統川普驚天動地的對等關稅政策,不僅降關稅是必然,還只能期盼不要降太多,以免衝擊本土保健品業者。民眾則是樂觀其成,PTT上許多網友都認為「台灣的保健品實在賣太貴!」,更有人直言「唯有這點我支持川普」。

台灣保健營養食品公會創會理事長陳威仁表示,過去進口保健食品因高關稅無法大舉攻台,但許多進口商會將代工訂單交給台灣本土廠商,若未來進口關稅逐步降低,將造成本土業者生產訂單逐步流失;此外,一旦關稅保護牆逐步打破,也會讓部分本土保健品業者將生產線移至海外,最後再將產品賣回台灣,最後犧牲的是台灣本土保健品製造業的產值。
但消費者也不必期待美國保健品因此降價,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分析,保健食品的原料、包裝材料都來自世界各國,進口到美國時也會加上關稅,所以一來一往並不會變得便宜,甚至變貴也有可能!
陳威仁說,目前美方調整關稅的細節尚未明朗,但由於雙方關稅落差過大,調降勢不可擋。他主張,關稅調整應採「分階段、小幅降稅」策略,如5年內逐步下調,以降低對本地產業的衝擊。
延伸閱讀
最新財經新聞
-
-
川普百日/新南向遇美國關稅 台廠進退維谷
(1 小時前) -
中鼎擬辦私募上限9萬張 連4根跌停後暴量觸漲停
(1 小時前) -
IMF上修台經濟成長率 國發會:具備AI與半導體競爭優勢
(1 小時前) -
不憂關稅戰影響工作 這職缺逆勢年增11%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