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4°
( 24° / 24° )
氣象
2025-05-27 | 周刊王

員工績效不佳,我該怎麼說?三步驟給出建設性回饋

員工績效不佳,我該怎麼說?三步驟給出建設性回饋
郁婷提醒:「回饋不只是主管說的話,而是整個組織學習與進步的方式。」

[周刊王CTWANT] 「面對績效不佳的員工要不要說?怎麼說才不會讓員工玻璃心碎滿地,又能真正達到改善的目的?」

這是企業主與主管在管理過程中最常見、卻也是最棘手的問題之一。

在《生活講堂》第13集中,我們從三個角度出發,探討如何善用「績效回饋三部曲」——幫助企業建立正向、可執行的績效文化,讓回饋成為推動組織前進的力量。

員工視角:當回饋缺席,錯誤才會持續

很多主管誤以為「不說,就不會傷感情」,但其實對員工來說,沉默才是最大的傷害。

員工的內心劇場:

˙「主管是不是已經放棄我了?」

˙「都沒人講,是不是代表我做得還不錯?」

˙「我就這樣混吧,反正也沒人說什麼。」

當員工處在低績效但沒有被反饋的狀態,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失去動力,或是持續用錯誤方式工作。

久而久之,不僅影響個人,也會讓整個團隊陷入「壞習慣被默許」的負面循環。

案例分享:

一位資深員工長期交件慢、品質不穩,主管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團隊年輕成員抱怨聲四起,最終選擇離職的,不是那位資深員工,而是三位潛力新星。整體團隊戰力反而下滑。

解方建議:

1、給予及時且具體的回饋,避免「誤以為沒人說就是沒問題」

2、建立定期一對一溝通制度,不是等績效考核時才說明問題

3、教育主管:回饋不是懲罰,而是幫助員工看見盲點的禮物

企業主視角:主管為何「不會說、不好說、說了也沒用或說完就離職了」

績效溝通卡關,多半不是員工難搞,而是主管不會講、不敢講、或講完沒後續,或害怕說完員工就離職了。


員工績效不佳,我該怎麼說?三步驟給出建設性回饋
HR女神王郁婷表示:面對低績效,逃避不會讓事情變好,但講得「對」、講得「巧」,才是打造高績效文化的第一步。

三大根源問題:

1、主管缺乏話術與工具: 「你最近不太積極」聽起來像指責,卻沒有具體行為可調整。又擔心員工聽完就離職了。

2、缺乏制度支撐: 沒有標準流程與績效文化,只能靠主管臨場發揮,結果往往「憑印象評價」。

3、沒有追蹤與支持: 一次性的回饋沒有安排後續跟進,讓員工覺得「說完就沒下文」或「說完就讓我自生自滅」。

建設性回饋三部曲 SOP:

Step1:先給明確肯定 建立安全感,例如「你這個月在客訴處理,在專業回覆以及客戶關係上有很好的進步」。

Step2:提出具體建議 舉實際例子說明缺失,並明確指出「怎麼做更好」。例如:「在這次的客訴處理,若再增加一些專業的分析,會讓整份報告更專業也更完整。」

Step3:設定追蹤計畫 約定一段時間後再檢視,或提供必要的資源支持。例如:「把資料整理後,我們二天後的下午3:00 到我辦公室討論」

郁婷提醒: 「績效對話」要制度化,而不是一次性情緒宣洩;績效改善不是靠一席話,而是靠連續性支持。

共享人資長觀點:中小企業的回饋轉型策略

在中小企業,主管常常兼任多工,不一定有時間或能力落實完整的績效管理制度。

作為共享人資長,我最常做的三件事就是:

1. 協助建立績效管理制度以及績效回饋 SOP

˙制定三段式溝通範本

˙設計簡易績效回饋記錄表

2. 訓練主管的溝通能力

˙透過角色扮演,模擬情境「績效回饋」場景

˙教導使用正向語言與觀察語言(非評論語)

˙傳授「情緒緩衝句」:例如「我們今天談的,是為了讓你未來更有方向,才能一起更好」

3. 建立「回饋文化」而非「績效打分文化」

˙鼓勵每月一次「回饋咖啡會談」

˙推動主管回饋訪談的工作坊

˙建置內部定期回饋對焦訪談

郁婷提醒:「回饋不只是主管說的話,而是整個組織學習與進步的方式。」

結論:說出口,才能一起往前走

績效回饋的真諦,不是打分數、貼標籤,而是啟動改善的起點。若主管有勇氣開啟對話,並以建設性、數據化的方式給出回饋,不僅能幫助員工找回方向,也為企業培養出真正的「自我驅動型」團隊。

面對低績效,逃避不會讓事情變好,但講得「對」、講得「巧」,才是打造高績效文化的第一步。

*轉載不得修改內文及必須標明出處來源於《生活講堂

作者介紹 /共享人資長 王郁婷

資深人資顧問,專精於人才管理、績效獎酬設計、跨世代溝通,致力於幫助企業提升管理效能,打造高效 HR 架構。作為共享人資長推廣者,她透過靈活且專業的顧問服務,協助企業建立透明、公平的人才發展策略,降低流失率、提升組織競爭力。在《生活講堂》中,郁婷以專業見解與實務案例,幫助企業與 HR 找到最適合的管理解方,真正落實「以人為本」的企業經營理念。

HR女神粉絲團:https://pse.is/7gnc5b

EMAIL:yuting.wang02@gmail.com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