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2°
( 23° / 22° )
氣象
2025-10-26 | 周刊王

禁令形同虛設!地下礦場暴增「佔全球14%算力」 中國成第3大比特幣挖礦中心

禁令形同虛設!地下礦場暴增「佔全球14%算力」 中國成第3大比特幣挖礦中心
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三大比特幣礦場。(示意圖/達志/路透社)

[周刊王CTWANT] 中國對加密貨幣挖礦的「全面封殺」看似嚴厲,但實際情況卻出現戲劇性反轉。根據《AMBCrypto》的報導,2021年中國宣布禁止挖礦與交易,以遏止金融犯罪並維護金融穩定,但到了2025年第四季,地下礦場不僅未消失,反而讓中國重登全球第三大比特幣(Bitcoin)挖礦中心,佔全球總算力的14.05%,約每秒145艾哈希(exahashes per second,EH/s),僅次於美國與俄羅斯。

這項數據來自盧克索(Luxor)發布的2025年第四季度全球算力地圖(Global Hashrate Map),顯示中國比上一季度的13.8%再度上升。

消息人士認為,多數非法運作集中在新疆這片能源充足、地理偏遠的地區長期是礦工的避風港。《礦工週刊》(Miner Weekly)引述多家ASIC供應鏈消息指出,當地的礦場早已暗中復甦,部分業者在地方電力公司協助下重新開機,規模甚至接近禁令前水準。

報導中提到,中國政府自2021年起對數位資產的態度始終強硬。同年,中國人民銀行(People’s Bank of China,簡稱PBOC)在9月底宣布全面禁止加密貨幣交易,並以「防止洗錢與金融不穩」為由,將所有相關業務定義為非法金融活動。

但地下經濟的韌性遠超預期。監管缺口與地方執行差異,使得挖礦活動以更隱蔽的方式持續存在,包括透過私人電網、工業區剩餘電力與託管機房運作。

根據《CoinMarketCap》數據,截至報導發布時,比特幣報價約為111,007.61美元,24小時內上漲1.16%,全球總算力則達1,137.06 EH/s。算力上升意味礦工對比特幣長期獲利能力與網路安全性仍具信心,也反映出中國礦場的回流已對整體網路產生實質影響。《CoinWarz》的指標同樣顯示,算力增長曲線與中國地下礦業復甦幾乎同步。

新疆成為焦點的原因不僅在於電價低廉。多數礦場依附在地方能源產業鏈下,例如水力與燃煤電廠旁的閒置區域,藉由企業名義申請工業電力配額再行轉用。部分礦工轉向模糊界線的「雲算力服務」,表面上提供資料運算,實際上進行比特幣挖掘。業內人士透露,這些礦場雖偶遭查封,但很快又以新公司名義重啟,「只要比特幣價格高於10萬美元,風險仍值得承擔」。

2021年的禁令讓中國官方幾乎消失於公開的加密經濟地圖,但2025年的回歸說明,挖礦在地理與能源結構上的依附關係難以割裂。全球市場觀察人士分析,中國14.05%的算力份額代表地下算力仍具全球影響力,且足以在區塊鏈網路安全與交易驗證中維持關鍵地位。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