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4 | 自立晚報
AI霸主再鑄新史 台股主動式科技基金搶鏡
【記者柯安聰台北報導】輝達宣布在台灣設立AI總部,直接將台灣推上全球AI供應鏈的關鍵位置,台股也因為AI供應鏈奮起,未來供應鏈業績將持續成長,台灣相關AI供應鏈有機會受到拉抬,有利台股後市動能。
野村投信表示,步入8月後,台股不免將面臨新版對等關稅上路,以及潛在的半導體關稅威脅,加上Q2財報中的匯損壓力與Q3訂單下滑風險,短期股市可能受拖累而有回檔風險,相關風險投資人需審慎因應市場可能的波動。中長期而言,AI驅動生產力循環的趨勢並無改變,加上聯準會2026年高機率啟動較大幅度的降息循環,預期「經濟成長+資金行情」將成為推動2026年股市多頭成長的主要動能,因此若短線遇市場修正,投資人應把握機會逢低布局、分批加碼,適度建立核心持股部位,以免錯過2026年由AI驅動的多頭行情,選擇上仍建議持續聚焦具長期成長潛力的領域,包括AI伺服器及其零組件、先進封裝製程與設備,同時也可適度配置受惠弱勢美元的內需股以分散風險。

野村e科技基金及野村高科技基金經理人謝文雄表示,美股前10大企業中有7家與AI高度相關且市值大幅成長,顯示市場資金正向技術領導者集中,具備技術、資源與平台優勢的企業持續擴大領先差距,形成明顯的「AI巨頭壟斷」格局,隨著市場推理型AI持續發展,雲端服務供應商(CSP)AI需求強勁,H系列轉至訂價空間高的GB系列,推動下半年營收。另一方面,4大CSP業者持續重金加碼雲端資本支出,預估2025年將達3980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由31%上修至38%。雲端資本支出的擴大,同步推升AI伺服器市場成長。
微軟將在2025年下半年轉向短期資產(如CPU/GPU/網路設備)的投資。Meta的2025年資本支出增長將由支持生成式AI和核心業務的投資驅動,伺服器是最大的增長驅動因素。市調機構預測2030年全球AI伺服器市場規模將達8542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39%。算力與AI伺服器仍是未來數年不容忽視的核心趨勢。隨著四大CSP自研晶片量產,推動800G光收發模組需求,預估全球2025年800G/1.6T光收發模組出貨量1700萬套/200萬套,2026年成長至3000-3400萬套/500-600萬套。AI需求帶動高速光收發模組出貨大幅提升,預估2025年800光收發模組將成長1600-1700萬套,台廠受惠程度較高的廠商為具自有品牌接收端廠商為主。
謝文雄表示,AI發展的另一個亮點是AI代理人,所謂的AI代理人是能「自己做事」的數位助手,具備主動規劃、執行與回報任務的能力。應用場景包含24H客服、行銷與個人助理,未來在人口負成長社會中,將成為提升效率、彌補勞動力不足的核心解方。目前全球大型企業皆積極投入「AI代理人」的研發與應用,這項技術融合AI軟硬體並具破壞式創新潛力,其應用橫跨零售、金融、醫療、製造與教育,深度融入日常生活,開啟無限商機。隨著AI推理時間延長、精準度的提升,未來需要更多算力來執行更長的推理過程,進而推動AI基礎建設快速擴張,這是AI應用落地的關鍵。(自立電子報2025/7/24)
野村投信表示,步入8月後,台股不免將面臨新版對等關稅上路,以及潛在的半導體關稅威脅,加上Q2財報中的匯損壓力與Q3訂單下滑風險,短期股市可能受拖累而有回檔風險,相關風險投資人需審慎因應市場可能的波動。中長期而言,AI驅動生產力循環的趨勢並無改變,加上聯準會2026年高機率啟動較大幅度的降息循環,預期「經濟成長+資金行情」將成為推動2026年股市多頭成長的主要動能,因此若短線遇市場修正,投資人應把握機會逢低布局、分批加碼,適度建立核心持股部位,以免錯過2026年由AI驅動的多頭行情,選擇上仍建議持續聚焦具長期成長潛力的領域,包括AI伺服器及其零組件、先進封裝製程與設備,同時也可適度配置受惠弱勢美元的內需股以分散風險。

野村e科技基金及野村高科技基金經理人謝文雄表示,美股前10大企業中有7家與AI高度相關且市值大幅成長,顯示市場資金正向技術領導者集中,具備技術、資源與平台優勢的企業持續擴大領先差距,形成明顯的「AI巨頭壟斷」格局,隨著市場推理型AI持續發展,雲端服務供應商(CSP)AI需求強勁,H系列轉至訂價空間高的GB系列,推動下半年營收。另一方面,4大CSP業者持續重金加碼雲端資本支出,預估2025年將達3980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由31%上修至38%。雲端資本支出的擴大,同步推升AI伺服器市場成長。
微軟將在2025年下半年轉向短期資產(如CPU/GPU/網路設備)的投資。Meta的2025年資本支出增長將由支持生成式AI和核心業務的投資驅動,伺服器是最大的增長驅動因素。市調機構預測2030年全球AI伺服器市場規模將達8542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39%。算力與AI伺服器仍是未來數年不容忽視的核心趨勢。隨著四大CSP自研晶片量產,推動800G光收發模組需求,預估全球2025年800G/1.6T光收發模組出貨量1700萬套/200萬套,2026年成長至3000-3400萬套/500-600萬套。AI需求帶動高速光收發模組出貨大幅提升,預估2025年800光收發模組將成長1600-1700萬套,台廠受惠程度較高的廠商為具自有品牌接收端廠商為主。
謝文雄表示,AI發展的另一個亮點是AI代理人,所謂的AI代理人是能「自己做事」的數位助手,具備主動規劃、執行與回報任務的能力。應用場景包含24H客服、行銷與個人助理,未來在人口負成長社會中,將成為提升效率、彌補勞動力不足的核心解方。目前全球大型企業皆積極投入「AI代理人」的研發與應用,這項技術融合AI軟硬體並具破壞式創新潛力,其應用橫跨零售、金融、醫療、製造與教育,深度融入日常生活,開啟無限商機。隨著AI推理時間延長、精準度的提升,未來需要更多算力來執行更長的推理過程,進而推動AI基礎建設快速擴張,這是AI應用落地的關鍵。(自立電子報2025/7/24)
最新財經新聞
-
OPEC+ 9月將再增產 每日54萬7000桶
(47 分鐘前) -
車價降不了2/百萬內買特斯拉?專家直言:不太可能
(2 小時前) -
車價降不了1/「進口車國產價」?業者搖頭:台美關稅談判議題「沒有貨物稅」難降價
(2 小時前) -
台股週報》短線難逃震盪 232條款重中之重
(5 小時前) -
金控海外曝險降至27兆 單季曝險創最大減量
(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