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磐石獎揭曉】從糖鐵、蚵學到老幼共讀:嘉義縣如何打造閱讀新風景?
【News586/記者侯姵伃報導】
在知識型社會裡,閱讀不再只是學業競賽的起點,而是一座座連結文化、社區與未來的橋梁。
教育部近日公布「114年度閱讀磐石獎」得獎名單,嘉義縣再度繳出亮眼成績單:網寮國小與蒜頭國小獲選為「閱讀磐石學校」,大鄉國小校長曾南薰與六嘉國中教師鄭佳芳拿下「閱讀推手個人獎」,嘉義縣立圖書館則奪得「閱讀推手團體獎」。這些獲獎者不僅推動閱讀,更試圖回答一個重要的問題:「在數位化與少子化交織的時代,閱讀教育要往哪裡走?」
地方產業變教材,閱讀走進蚵寮與糖鐵
坐落在嘉義縣東石鄉的網寮國小,是一所緊鄰蚵田與海風的小學。該校以「飛閱書海 樂讀蚵學 Ready, Oyster, Fly」計畫獲獎,打破教室圍牆,把學生帶進田野,學蚵養殖、賞鳥生態、讀在地文史,發展出屬於孩子的OYSTER閱讀力——從觀察(Observe)到反思(Reflect),一步步訓練他們的雙素養能力。
「我們讓孩子先愛上家鄉,才能愛上閱讀、愛上學習。」校長王伯安說,閱讀的起點,不是書本,而是生活。
同樣主打在地文化,蒜頭國小則從糖鐵五分仔車出發,推動「五分仔車接世界 三讀培力造名人」計畫。透過探索地方鐵道歷史與國際交流學習,建立起學生的閱讀與世界觀。「我們希望孩子不只會讀,更要能自讀、永讀,成為一生的能力。」教務主任郭盈傑說。
教學組長林建安補充,三讀培力結合全校師生課間互動,甚至連還書都變成提問闖關遊戲,讓閱讀從靜態變為動態,孩子的理解力與表達力在過程中潛移默化。
一人改變一所學校的閱讀命運
六嘉國中教師鄭佳芳的故事,則是閱讀推動的另一種典範。六嘉國中地處偏鄉,面臨人口老化與學生外流挑戰。108年,學校決定重啟圖書館,交由鄭佳芳負責。她一人清點並整理近一萬五千本圖書,建立管理系統、設計閱讀活動,逐步翻轉校內閱讀風氣。「閱讀是一種希望,我們希望讓學生看到不同的世界。」鄭佳芳說,讓孩子與書產生連結,是她最堅定的使命。
從圖書館到社區,全齡閱讀成為生活日常
不只是校園,嘉義縣立圖書館近年也積極將閱讀推廣至全齡社區。從110年起,兒童室翻新、閱讀空間分齡設計,圖書館化身為「社區大書房」,串聯老幼共讀、行動書車、藝文講座與學校合作,讓書香流動在更多角落。「我們希望圖書館不只是借書的地方,更是生活與學習的場域。」圖書館團隊表示,閱讀的力量,在於日積月累、在於深耕社區。
閱讀,是一場深耕地方、連結世界的教育行動
「閱讀,是學習的基石。」嘉義縣教育處長李美華表示,從蚵田到鐵道,從偏鄉教室到公共圖書館,這些獲獎計畫展現了教育工作者的創新與堅持,也描繪出一幅地方閱讀行動的群像。在嘉義縣,閱讀不是口號,而是一場接力。從教師、校長到圖書館員,他們用一本本書、一場場活動,陪伴孩子在自己的土地上扎根,向世界伸展。
最新財經新聞
-
因應對等關稅 泰國不動用外匯存底不干預匯率
(6 小時前) -
經部攜手產業秀27項技術 首創面板級封裝解決方案
(6 小時前) -
世紀3月EPS還原後高達8.4元
(6 小時前) -
美股開低 輝達股價因美國新晶片出口管制挫跌
(6 小時前) -
今彩539第114094期 頭獎1注中獎
(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