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
( --° / --° )
氣象
2025-04-18 | news586

從在地出發,向世界延伸——嘉義新舞風2025首演,展現三大轉型行動藍圖



從在地出發,向世界延伸——嘉義新舞風2025首演,展現三大轉型行動藍圖


【News586/記者侯姵伃報導】


一棵栽種14年的樹,從未停止向光而行。


由嘉義縣第一個立案的舞蹈團隊「雯翔舞團」於2011年啟動的「嘉義新舞風」計畫,至2025年已走過第14年。這項立基於表演藝術中心、專注當代舞蹈創作的平台,歷經地方扎根與世代扶植的歷程,如今迎來嶄新轉型:整合資源、明確定位、拓展國際,邁向更具規模與視野的創作行動。


自2009年駐館以來,雯翔舞團已在嘉義表演藝術中心耕耘長達15年,並連續18年獲選為「嘉義縣傑出演藝團隊」,見證著地方表演藝術的厚實根基與韌性成長。而作為舞團長期推動的旗艦計畫,「嘉義新舞風」近年來已不再只是一個表演平台,更逐漸轉型為舞蹈生態的扶植系統。轉型的背後,來自對品牌核心的重新思索。本次轉型邀請製作人葉紀紋擔任國際發展顧問,協助釐清未來行動方向。在多次討論中,「嘉義新舞風——培育扶植平台」被定義為主軸概念,以「傳承」為核心價值,進一步開展三大相扣的行動方案。


三大行動,打造世代共創與國際交流平台


第一行動|藝術家優先,系統化扶植創作能量


舞者的創作,不再只是孤軍奮戰。平台提供從交通、住宿到創作、國際拓展等全方位支持,並規劃「熟成作品創作」、「發想創作」、「環境創作」三類計畫。其中「熟成作品」挑選自2024年度已具潛力的作品,鼓勵擴展為30至50分鐘完整演出,並爭取進入國際市場。


第二行動|高雄巡演轉為國際連結,亞洲策展人來台駐點交流


原規劃的高雄巡演資源今年轉向國際連結,鎖定亞洲區域,邀請來自印尼、澳洲、馬來西亞、新加坡等4位策展人,以及一位線上藝術機構總監親赴嘉義。藝術家的相遇不再只是「邀演」,而是共同探索、深化當地創作的可能性,建立雙向、互惠、永續的國際夥伴關係。


第三行動|環境創作與青銀共融,藝術真正走入社區


創作不僅發生在舞台,更走進土地。延續雯翔舞團過去深入社區的經驗,嘉義新舞風將「嘉義限定-環境創作」帶入各鄉鎮。青年編舞家與地方長者、居民共創,挖掘身體故事與生活記憶,實踐藝術的世代交融與在地轉譯。



從在地出發,向世界延伸——嘉義新舞風2025首演,展現三大轉型行動藍圖


從平台到生態系,一棵舞蹈之樹正展枝茁壯


轉型後的嘉義新舞風,不僅是展演舞台,更是串連資源、涵養創作、接軌國際的文化樞紐。從藝術家扶植、國際交流到社區實踐,這場來自嘉義的文化行動,已經從一個平台,成為一整座生態系統。「這是一棵以表演藝術中心為基地的樹。」團隊如此形容。樹枝向外延伸的同時,樹根也更加穩健紮實地深入土地。走過14年,嘉義新舞風正以傳承為核心、創新為力量,孕育下一個十年的文化風景。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