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
( --° / --° )
氣象
2025-04-18 | news586

臺史博以講座、VR與書展,重探乙未之役的歷史脈絡


臺史博以講座、VR與書展,重探乙未之役的歷史脈絡


【News586/記者侯姵伃報導】


130年前,乙未之役爆發,清朝割臺,民間抗日,全臺烽火連天。這段歷史,曾深刻改變臺灣的命運,如今,也值得我們重新凝視與反思。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簡稱臺史博)攜手客家委員會客家發展中心(客發中心),自今年5月起,以系列講座、虛擬實境體驗與主題書展,重新詮釋這段歷史傷痕,希望引領民眾跳脫教科書的框架,走入人物與場景,思索戰爭留下的記憶與意義。


歷史如何再被理解?三場講座聚焦不同視角


歷史從來不是單一敘事。臺史博精心規劃三場講座,邀請重量級學者分享研究成果與觀察。首場講座將於5月25日登場,由臺灣史學者吳密察教授主講,題為〈1895年劉永福的「抗日」〉,將帶領聽眾從多元視角重新認識這位備受爭議的歷史人物。6月22日第二場次,則由臺史博研究組長陳怡宏出馬,透過畫報、錦繪與老照片等非文字史料,解析戰爭記憶如何在影像中被建構與詮釋,進一步思考記憶背後的權力角力。壓軸講座將於7月27日舉行,邀請臺大歷史系教授李文良主講,聚焦「火燒庄戰役」,細述南臺灣六堆客庄的激烈抗戰,以及民間如何以血肉對抗時代巨輪。


三場講座皆於週六下午2時至4時,於臺史博階梯教室舉辦。參與者可獲一張專屬優惠券,可選擇折抵50元門票、博物館商店95折,或輕食區飲品95折(限擇一),優惠活動自即日起至114年8月31日止。



臺史博以講座、VR與書展,重探乙未之役的歷史脈絡


當歷史走進科技,VR讓你身歷其境


除了知識性講座,臺史博也以科技打造沉浸式體驗。自5月24日至6月7日於4樓「VR再現製造所」推出《1895臺北圍城》虛擬實境影片,觀眾將進入清末臺北城,在日軍逼近的緊張氛圍下,扮演城中居民做出抉擇。這部作品曾獲金點設計獎複審入圍,更被評為2025年最具印象沉浸式作品之一。每日提供6場免費體驗,無需事先報名,依現場公告登記入場即可。


書展翻閱戰爭軌跡,閱讀見證歷史切片


書展則從紙本出發,拓展知識縱深。自5月25日至7月31日,臺史博湖畔圖書館推出「乙未之役:翻閱歷史中的戰火風雲」主題書展,展出多本乙未戰爭相關研究與史料選編,讓觀眾得以從不同角度拼湊歷史全貌。無論是歷史研究者、親子家庭,抑或對臺灣過去充滿好奇的讀者,皆能從展覽中獲得啟發。



臺史博以講座、VR與書展,重探乙未之役的歷史脈絡


活動延伸至走讀現場,歷史也能走進生活


這場回望歷史的行動,不止於博物館內。自8月起,客發中心亦將陸續辦理乙未之役相關走讀活動,帶領民眾實地踏查,追尋戰爭遺址與記憶痕跡,從生活空間重新發現歷史重量。


活動詳情可參考臺史博官網(https://www.nmth.gov.tw/)與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NMTH100/)。


歷史不只是記憶,而是當代的反思


乙未之役的130週年,正是一次珍貴的歷史教育機會。當我們回望那一年的戰火與人民的堅韌,不僅是追憶,更是省思:在戰爭與和平之間,我們該如何記得、如何選擇。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