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冷忽熱水稻葉稻熱病現蹤 農友注意防範!

【記者 劉瑞娜/花蓮 報導】農業部臺東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臺東農改場)表示,近日監測轄區水稻病蟲害發生情形,零星水稻田已發現「葉稻熱病」蹤跡。時序入春,氣溫逐漸回暖,常伴有鋒面間續南下,導致氣候連日陰晴不定,早晚溫差大,田間濕度上升,為稻熱病好發生態。中央氣象署預報近期東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雨,為避免病害蔓延,臺東農改場籲請農友密切注意防範。
「稻熱病」發生與氣溫、雨水及肥料有關,在氣溫忽冷忽熱不穩定時,水稻抵抗力會減弱,若遇上降雨或清晨葉面露水停滯較久時,葉表水膜能促使病原菌發芽侵入植株,可於短時間內爆發疫情;又田間施用過量氮肥會導致植株徒長,葉片柔弱,對病害之抗性降低,更加速病勢發展。病原菌感染葉片後,初期會在葉表形成灰綠色斑點,逐漸擴大成二端較尖之紡錘形病斑,病斑中間呈灰白色,邊緣赤褐色,外圍伴有黃暈,為主要辨識病徵。

▲稻熱病病斑為二端較尖紡錘形,病斑中間呈灰白色,邊緣赤褐色,外圍伴有黃暈。
為減少病害發生,臺東農改場建議採行方法如下:
一、合理施用氮肥,以免植株徒長,葉片柔弱,對病害之抗性降低水稻。
二、第一期作稻熱病重要的防治時間點為插秧後30天與出穗前1週。藥劑防治方面,預防性藥劑如6%撲殺熱粒劑,在水稻分蘗初期或病害發生前施用,保持水深3~5公分,持續4~5天,增強稻株抵抗力;防治性藥劑可施用50%護粒松乳劑1,000倍或45%喜樂克拉乳劑 1,200倍(加展著劑 CS-7 2,000倍)。
三、若葉色濃綠時,可施用75%三賽唑可溼性粉劑 3,000倍或 41.7%三賽唑水懸劑 1,500倍。
農友若有防治相關問題,可洽臺東農改場植物保護研究室(089-325015),其他藥劑可上網參考「農藥資訊服務網」(https://pesticide.aphia.gov.tw)或植物保護資訊系統(https://otserv2.acri.gov.tw/ppm/)。(照片記者劉瑞娜翻攝)
最新財經新聞
-
特斯拉首季交車量低於預期 股價一度挫逾6%
(2 小時前) -
農業部農田水利署屏東管理處辦理114年廉政宣導講習 屏東地檢署吳文書檢察官開講 圖利與便民之區分
(3 小時前) -
林×未來-屏東永續林業探索展 打開屏東林木產業新紀元!
(3 小時前) -
屏縣府首推Minecraft體驗課程 強化學童交通道安觀念
(3 小時前) -
「2025新加坡國際食品展」登場 屏東隊來了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