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5°
( 29° / 22° )
氣象
2025-04-30 | 台灣好報

池上鄉水稻發現分秘夜蛾危害 臺東農改場籲請農友注意防範

池上鄉水稻發現分秘夜蛾危害 臺東農改場籲請農友注意防範

【記者 朱達志/台東 報導】近期臺東縣池上鄉部分水稻田發現分秘夜蛾危害,為避免水稻抽穗後遭受為害造成損失,農業部臺東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臺東農改場)籲請農友加強巡視水稻田區,適時採行防治措施,避免影響水稻品質與產量。

臺東農改場指出,分秘夜蛾又稱粟夜蛾、東方行軍蟲或切穗蟲,廣泛分布於潮溼的熱帶至溫帶地區,寄主作物範圍廣,以玉米、高粱、水稻、小米等禾本科作物受害最嚴重;幼蟲啃食葉片造成缺刻,將葉片取食至僅剩主脈,故又稱為剃枝蟲。其初齡幼蟲聚集於葉片取食,至3、4齡後分散至其他葉片,且食量增加。末齡幼蟲晝伏夜出且食量大,對水稻的危害亦較為嚴重,取食葉片造成缺刻,甚至僅剩葉脈;水稻抽穗後,若無葉片取食,亦會啃食稻穗,直接影響產量。目前臺東地區水稻正值孕穗至抽穗期,請農友務必加強巡視水稻田區,適時採行防治措施。臺東農改場建議如下:

1.加強田間衛生管理,清除田埂及溝渠禾本科雜草,減少蟲源。

2.田間害蟲發生時,施用撲滅松、培丹、芬殺松及依芬寧等水稻夜蛾類核准使用防治藥劑,擇1於傍晚全株噴施,並加強稻叢基部,必要時10-14天後再施藥1次。

3.有機栽培水稻可施用鮎澤蘇力菌,於傍晚施用,同時加強稻叢基部,以提高防治效果,必要時10-14天後再施藥1次。


池上鄉水稻發現分秘夜蛾危害 臺東農改場籲請農友注意防範
▲分秘夜蛾幼蟲晝伏夜出,白天藏於稻叢基部。

其他防治藥劑可參考農藥資訊服務網(https://pesticide.aphia.gov.tw/information/)或植物保護資訊系統(https://otserv2.acri.gov.tw/ppm/),並遵守安全採收期規定。

若有防治上的問題請洽臺東農改場植物保護研究室(089-325015)或洽各區病蟲害診斷服務站(免付費專線電話:0800-069-880)諮詢。(照片記者朱達志翻攝)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