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0°
( 21° / 19° )
氣象
2025-04-28 | 今日新聞

關稅朝10%談 中經院:「這個東西」更重要

關稅朝10%談 中經院:「這個東西」更重要
連賢明受訪時預估,以對等關稅10%為地板值,台灣應該可以談到15%至20%,但認為台灣若可以爭取到電子供應鏈豁免影響性將比單純關稅更大,因為台灣輸往美國7成都ICT產品。(圖/記者鍾泓良攝影)

[NOWnews今日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將上任100天,中華經濟研究院今(28)日舉辦「川普關稅風暴智庫視角x 政策對應」研討會,中經院長連賢明受訪時預估,以對等關稅10%為地板值,台灣應該可以談到15%至20%,但認為台灣若可以爭取到電子供應鏈豁免影響性將比單純關稅更大,因為台灣輸往美國7成都ICT產品。

川普政府4月3日對全球課徵對等關稅,其中台灣遭課徵32%,雖然9日再提到出現90天緩衝期,交由各國進行談判,但已經對於我國產業及經濟拋下震撼彈。

連賢明表示,美國是台灣重要貿易夥伴之一,而台灣對美國貿易順差也達到各國第5、6高,主要是受到台灣對美國輸出AI供應鏈相關;因此在這些基礎上,「台灣可以審慎因應這個美國關稅」,認為如果太過劇烈、激烈抗議這個關稅,並不是一個聰明的作法。

既然台灣與美國有很多合作,是否有機會可以爭取比盟國更低的關稅?他認為,這是一個目標,但更重造是要爭取公平的關稅,要更加接日本、韓國等主要競爭國,否則將會因為關稅差異,喪失競爭優勢。

他強調,台美間的電子產業供應鏈相當密集及複雜,「要在短時間移回美國,我覺得他有他的困難」,台灣可以利用此優勢,爭取到更長的豁免,讓台灣得以進行供應鏈重組,必須要讓美國知道台灣願意配合美國再工業化,但這都需要時間。

對於台灣應爭取到稅率作為目標?連賢明認為,川普財政部長史考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一直重複說10%是地板值,因此依此往上走比較有可能,況且台灣對美國順差比較高的,判斷大約是15%至20%,因此台灣可以盡量往10%爭取,但認為,台灣如果可以爭取到電子供應鏈豁免影響性將比單純關稅更大,因為台灣輸往美國7成都ICT產品。

對於關稅對於經濟影響何時見效?他說,川普政府一直在講說90天,從4月2號到現在過了快1個月,我覺得下半年度應該就會比較明朗,預計下半年度關稅的影響應該就會慢慢的看到。

如今美國對等關稅造成美國貿易戰升溫,甚至出現美國與中國各自拉攏對抗的局勢,位於美中之間的台灣應該要如何拿捏?

連賢明說,因為台灣的角色是很微妙,所以變成一個很複雜的問題。但他堅定認為,台灣千萬要避免與美國對抗,現在也不該明確表態,這時候就是好好去跟美國進行談判,談判結果慢慢明朗,我們再來看要怎麼回應,「台灣我們的經濟體沒有大到可以直接跟人家叫牌」,而川普個性是比較激烈一點,所以跟他對抗或怎麼樣,對台灣談判上面不見得有利。

他報告時也建議,台灣可以早點掛號,但不見得早談判,先讓中國、加拿大及歐盟等大國先談,台灣政府可以積極去溝通,但不需要急著把牌打出去。

至於台灣怎麼因應,他認為,川普相當關心洗產地,也將造成供應鏈重組,這些都是台灣政府應該留意。至於半導體關稅部分,他認為,高階製程方面台灣具有轉嫁能力,但也坦言如果台積電被課徵關稅,一隻iPhone只至少要漲100美元;至於成熟製程方面,雖然較難轉嫁,但對台灣不見得不好,反而是中國廠商比較難競爭。

他受訪補充,貿易戰與貨幣戰相輔相成,如今台灣廠商過去習慣用弱勢台幣去獲取貿易利益,但這也正是川普政府最介意的部分,提醒川普相當在意洗產地、供應能不能夠回流美國,不應該要在談判時被人家認為台灣是匯率操作國。



相關新聞


川普百日/川普關稅猛藥能毒死中國?論中國自川普第一任期後佈局


川普百日/對等關稅把印太夥伴逼向中國?學者:美國霸權難改變


川普百日/新南向供應鏈遇美國關稅大錘 中美對抗下台廠進退維谷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