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春海域泥沙混濁 台電:非核三排水造成

恆春海域出現大量泥沙,造成海底景觀視線受阻,被認為讓墾丁觀光雪上加霜,台電已確認該狀況非核三排水所造成。(圖/台電提供)
[NOWnews今日新聞] 民眾近期發現,恆春海域出現大量泥沙,造成海底景觀視線受阻,被認為讓墾丁觀光雪上加霜。台電出動空拍機及水下攝影確認現場狀況,今(9)日說明,6月至8月雨量已超過去年整年雨量,連日豪大雨沖刷導致泥沙入海,並非核三排水所造成如此廣大海域的泥沙混濁。
墾丁曾經是夏天的朝聖之地,但受到當地房價居高不下、國旅熱潮不再等原因,提前進入觀光寒冬。近期當地民眾指出,原本恆春地區絕美的水下景觀,因為泥沙導致視線混濁,可見度甚至不到1米,質疑是台電核三廠排水所造成。
對此,台電出動空拍機及水下攝影確認現場狀況,台電董事長曾文生今日也赴現場勘查,並與縣府及當地潛水業者研討可能原因。
台電經調查確認,當地6月至8月雨量已超過去年整年雨量,連日豪大雨沖刷導致泥沙入海,幾乎恆春半島海域都有觀察到泥沙,尤以枋山、楓港至車城海口為甚,核三排水難以造成如此長距離之廣大海域的泥沙,海域出現泥沙應受多重因素影響。
恆春近來豪大雨,8月13日最大時降雨量近100毫米是過去40年次高紀錄,豪大雨加劇泥壤沖刷導致海水混濁。台電連日勘查包括核三廠內及上游區域、出水口周邊海域及14處野溪出海口,今日出動空拍機觀測枋山、楓港、車城海口、萬里桐、白砂、貓鼻頭、後湖、核三等恆春半島海域沿線,發現枋山、楓港至車城海口沿海泥沙比核三出水口附近更明顯。
至於海水濁度影響,台電8月21日委託潛水團隊於核三排水口進行水下攝影,仍有觀察到珊瑚及海龜等海洋生物。
台電說明,核三廠內之光電場設有植生毯、截水溝、滯洪池及沉沙池等水保設施,逕流水截流集入滯洪池,經沉降池減少泥沙,才依規定水量放流。雖目前認為大範圍海域泥沙應非僅由核三排水直接造成,台電仍會積極落實相關場域水土保持並強化核三廠排水管理,後續也將協助縣府及墾管處等單位持續釐清海域泥沙確切成因。
相關新聞
觀園超高壓遇抗爭!台電:桃園用電占全國1成 啟用後供電更安心
台電獎學金來了!最高領40萬「報名資格一次看」 畢業直接進台電
2032年前不缺電 龔明鑫:經濟部、台電對穩定供電責無旁貸
最新財經新聞
-
-
租賃條例修法盼增惡房客條款 內政部:續蒐集意見
(24 分鐘前) -
租賃條例修法盼增惡房客條款 內政部:續蒐集意見
(24 分鐘前) -
立委呼籲5G資費降價 電信業者:規劃多元促銷方案
(48 分鐘前) -
大樂透第114087期開獎
(50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