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9°
( 31° / 25° )
氣象
2019-01-19 | 網路行銷

過年停廣告?廣告主你還活在侏羅紀時代嗎!

過年停廣告?廣告主你還活在侏羅紀時代嗎!

當年關將近,又到了各大百貨、電商、零售業者摩拳擦掌時候!確實,對消費者來說,趁著這一檔促銷可以省下好幾張鈔票、買到高CP值的商品,不過,對品牌主來說,你可曾想過,買氣過後,你獲得了什麼?又在消費者心中留下哪些品牌印象?

除夕到初五消費者掛線上,你不跟他們對話嗎?

消費者行為在改變,根據MIC公布調查,台灣消費者計畫購物時60%跳過Google,直接進入PChome這樣的電商搜尋, PChome消費趨勢小組發現購物大檔時更明顯,在今年初公布的過年關鍵報告中,2018年1月除夕到初五,來自行動的結帳成長50%,消費者遇連假並沒有休息,反而購物頻率提升,除了原本就亮眼的娛樂3C、零食禮盒外,口腔保健、綠茶、體態管理保健品也都連帶有銷售動能,這也提醒所有廣告主,過去實體零售經驗已經無法照單全收,消費者在網路世界呈現不一樣的購物行為模式。

節慶前的行銷戰,你該怎麼打?

心法一:行銷不等於促銷

首先,要先釐清「行銷不等於促銷」。雖然兩者最終的目的都是要幫助提升業績,但促銷只是行銷的一種形式,而行銷更廣義來說,是要鞏固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然而,很多台灣企業都誤把促銷當行銷,當業者自己都搞不清楚「做品牌與做業績」兩者的差異時,更不用期望消費者能搞懂了。

心法二:釐清目的再行動

節慶或是任何時候的促銷,最重要的是要回歸行銷的真正目的。例如,獲得用戶名單?建立口碑?快速打開市場?先釐清目的,才能進一步定位出銷售前中後與消費者之間的關係,更能在銷售之後,透過數據分析,為客戶打造一段再消費的旅程。

心法三:節慶時,分眾更為重要

現代消費者購買歷程破碎,加上每個人擁有多個螢幕裝置,讓品牌主更難以掌握用戶的消費歷程。分眾行銷是平日的基本功,但在節慶時,消費者購物的動機、情緒都較平日高昂,品牌主除了一般年齡、性別、所在地條件分眾以外,更應交叉比對消費者過去的購買歷程、購買習慣、商品類型等資訊,進一步提早覺察用戶可能購買的商品,並針對不同的受眾,推出不同的促銷與內容。

心法四:創造與消費者情感上的連結

為什麼要促銷?無非就是希望可以銷售更多的商品,為業績揮出一記全壘打。但除了促銷、折扣以外,品牌還可以多做一點什麼?這時候,如果能夠在感性上,替消費者找出更多與品牌連結的理由,將可讓用戶對你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過去,巴西曾有一個行銷案例,超市賣的蔬菜、水果、肉類等,都只有一半的份量,但仍有相當多的消費者心甘情願地用全額的價格購買。為什麼?原來,這是巴西非營利組織Casa do Zezinho與當地超市合作,店內的生鮮都只賣一半,另外一半則全數捐贈給該公益團體照顧的弱勢孩童。

理性上來說,大家都希望用最少的錢買到最多的商品。但從該案例可看到,其實人們不是不願意付出更高的價錢購買商品,但要讓他們心甘樂意掏錢,必須要創造情感連結、找出對消費者來說更有意義的價值。

銷售大檔你打行銷戰還是促銷戰?跟著消費者行為來一次全面的品牌數據健康檢查吧!

最新財經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