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金股利改季配?總座李長庚曝成熟時機 籲鬆綁證券化商品
國泰金今天召開法人說明會,談到股利是否可能改為季配息,總經理李長庚說,過去曾經檢討是否改季配或半年配,但一直沒有實施,主要是因市場波動對壽險獲利影響大。他認為,等到2026年接軌ICS (保險資本標準) 2、IFRS17 (會計準則)後,獲利相對穩定時,那時候考慮半年配或季配,時機會比較成熟。
國泰金財務長陳晏如則說,季配息,以金控產業特性來說,不是太適宜,國泰金希望提供好的股利、有競爭力的股利給投資人,以股東最大利益為考量。
談到壽險業者的海內外投資,李長庚有感而發,他說,國內沒有足夠商品,讓壽險公司投資,事實上,到國外投資最大挑戰是避險成本,因此,業者對於投資國內公共建設、基礎建設,也非常期待,希望有足夠的、好的案源。
但李長庚強調,不能為投資而投資,要能提升品質,讓社會更進步,這樣前提下,業者樂意投資,另外,投資面臨法規,很多法令需要排除。此外,台灣想要成為資產管理中心,需要更多金融商品上架,如果能夠讓更多商品證券化,會對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有助益。
李長庚舉例,像是離岸風電,現金流穩定,但證券化條例,只有債權、沒有股權,而離岸風電的股權,都是很好的證券化商品標的,如果透過解除法令,新框架,不只是壽險公司可以把大筆資金投入,也能讓商品更多元化,壯大資本市場。
至於近期熱鬧的金控併購話題,李長庚說,國泰金不斷評估各種可以長大的機會,現在保險獲利佔比2/3,銀行佔1/3,從以前就期待能平衡點,對營運獲利相對會比較穩定,國泰金沒有排斥併購,國內外找機會,但不是為併購而併購,如果沒有找到成長點,集團不會考慮。
對於同業併購案,李長庚說平常心看待,也樂觀其成,市場每天都在變動,重點是本身持續精進壯大,才是根本。
不過,李長庚倒是明確地表態:「國泰證券目前不會思考併購!」,他說,國泰證定位清楚,偏向數位平台,這幾年有不錯成績,承銷也挑案子做,希望建立口碑,案子不會多接,也不會廣泛地做,希望打造成承銷品質好的券商,走特色券商,目前好像沒有這樣的併購對象存在,除非未來碰到瓶頸,才會思考併購,「目前讓它跑一跑吧」。
展望獲利,李長庚期望下半年獲利動能,能持續上半年的強,如果沒有特別大的變化,下半年應該會比上半年更好。
法說會也公布上半年稅後淨利717億元,創同期歷年次高;每股盈餘4.66元,比去年同期的1.98元,年增135%。
不過,金控都是每月公布獲利,國泰金日前已經公布7月稅後淨利214.9億元,創歷年同期新高,單月EPS高達1.41元,累計前7月稅後淨利931億元,EPS衝出6.07元,創歷史次高。
至於淨值部分,國泰金上半年淨值回升892億元,來到8906億元;每股淨值由去年底的47.5元,增至53.4元。
子公司部分,銀行、產險、投信及證券的上半年稅後淨利,都創歷年同期新高;國泰人壽稅後淨利創同期次高。
國壽執行副總林昭廷說,上半年表現不錯,一個原因是股市大幅成長,適時調整部位,汰弱留強,第二個原因是避險成本控制得好。另外,商品結構朝既定目標前進。
國壽前7月適度調整股票部位,實現資本利得,至七月底認列118億元現金股利;股市上揚,也帶動國壽金融資產未實現損益餘額回升,由去年底的-746億元,回升至-312億元。
帳面淨值由去年底6279億元,上升至7250億元;淨值比9.2%
國泰世華銀上半年放款成長14%,包括房貸與個人放款都有雙位數成長;存款成長1%。
手續費淨收益年成長33%,其中,因基金、海外債及保險商品銷售動能強勁,帶動財富管理手續費淨收益來到82.99億元,年成長40%
不過,海外獲利比去年同期減少21%,原因是海外分行去年同期有個案收回,比較基期較高。
如果美國降息1%,國泰世華銀資深副總胡醒賢預估,國泰世華銀全年利差還是能站穩1.5%。
國壽執行副總林昭廷則說,對避險成本下降會有幫助,預估九月開始,應該會逐步下降。台幣8月開始有蠻大升值,對壽險業者的避險成本會增加,但有替代避險,且其他雜幣也升值,也可抵銷部分台幣升值造成的影響。
林昭廷說,另一方面,國壽有非常足夠的外匯準備,截至七月底,外匯價格準備金516億元,相較於去年底208億元,增加308億元,足以因應未來台幣升值幅度,預估避險成本全年會在1%-1.5%。
最新財經新聞
-
-
美國請領失業救濟數據低於預估 華爾街股市開高
(2 小時前) -
高盛預測美對中關稅區別對待 影響小於房地產拖累
(2 小時前) -
今彩539第113280期 頭獎槓龜
(3 小時前) -
威力彩第113094期 頭獎槓龜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