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0°
( 21° / 19° )
氣象
2025-04-28 | 商傳媒

伊朗最大港爆炸疑化學品存放釀禍 航運及石油價格恐受影響

伊朗最大港爆炸疑化學品存放釀禍 航運及石油價格恐受影響

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

綜合外電報導,位於伊朗南部的大港口「希德拉賈伊港(Shahid Rajaee)」日前發生強烈爆炸,至今已釀至少40人死亡、超過1,200人受傷,當局仍在全力滅火中。此次爆炸發生在該港主要貨櫃區「沙希德拉賈伊碼頭」,周遭數公里範圍內的窗戶盡碎,貨櫃嚴重受損,事故衝擊規模相當驚人。

此爆炸案發生之際,適逢伊朗與美國在阿曼進行第三輪核子談判,使得局勢更加緊張。據伊朗國營電視台指出,港區多處至27日晚間仍不斷竄出火苗,伊朗政府出動直升機與大批消防隊持續搶救。

儘管外界質疑爆炸與軍事物資存放有關,伊朗國防部已公開否認,強調現場並無任何軍用貨品,指控「這些報導屬於敵對勢力的心理戰」。不過,《美聯社》援引英國安保公司Ambrey消息指出,今年3月該港曾接收用於製造飛彈推進劑的高危化學品「高氯酸鈉」,外界懷疑此次事故與其儲存管理不當有關。《金融時報》今年初也曾披露,中國曾向伊朗運送大量高氯酸鈉,足以製造約260枚中程飛彈。

伊朗政府危機管理組織初步指出,爆炸原因與化學品倉儲管理疏失有關,且事前已有提出安全警告。政府發言人穆哈傑拉尼(Fatemeh Mohajerani)呼籲外界勿倉促下定論,詳細調查結果將另行公布。

過去數年來,伊朗多次發生類似重大工業事故,包括煉油廠失火、煤礦瓦斯爆炸等,事故多歸因於管理不善或老舊設備問題。此次爆炸再次凸顯伊朗基礎設施的潛在危機,也引發國內外對伊朗港口及關鍵工業設施安全標準的關注。

這座港口對伊朗相當重要,處理伊朗約85%的貨櫃貨物和52%的石油產品貿易。港口停止作業一天,粗估恐導致約22.1萬噸各類貨物停運,其中包括6.1萬噸貨櫃貨物和7.5萬噸石油產品。此次事故導致港口部分區域停擺,即使救援單位強調非受損區域已恢復作業,但在化學品殘留與爆炸後續檢修未完成前,外界對該港口貨運作業的信心勢必下降,恐引發貨櫃延誤、轉港需求上升,進一步推高中東至亞洲航線運價。

其次,從能源市場角度觀察,伊朗身為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員之一,近年原油出口量穩定回升,尤其是向中國與亞洲國家的出口大增。此次爆炸雖非直接針對油港或油輪碼頭,但若後續調查確認涉及高氯酸鈉等敏感軍工物資,將可能引發國際間對伊朗港口安全與制裁監管的新一波關注與壓力。


伊朗最大港爆炸疑化學品存放釀禍 航運及石油價格恐受影響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