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9°
( 30° / 27° )
氣象
2025-05-27 | 商傳媒

怕不夠、怕長壽,退休後反而不敢花錢?我幫爸媽做的退休規劃

怕不夠、怕長壽,退休後反而不敢花錢?我幫爸媽做的退休規劃

商傳媒|記者鄭甫凱/台北報導

文/財經主持人 葉芷娟

「錢」在華人家庭中,彷彿是《哈利波特》小說裡的佛地魔,很重要,但不能談!然而我一直主張:「和父母好好相處到老,一定要談錢」,因為對成年子女來說,也是對我們自己財務風險的控管。

和退休父母談錢,關於他們的退休金規畫,我經歷過兩個階段的溝通。第一階段,因為退休了,他們直覺要「保本」,不能接受虧損,但同時也對未來醫療、物價、長壽的「未知」感到不安,沒有安全感之下,不太敢花錢享受退休生活。

於是我跟他們分享了幾個數字:2014到2024的十年裡,美國在內的成熟國家,每年股票平均漲10%;同一時間,被認為最穩健安全的美國投資等級債券,報酬率約2.6%;退休族很愛的全球非投資等級債券約3.5%。

所以,如果要面對3%、4%以上的通膨,不要說現金了,甚至連債券都抵抗不了,結論就是:「股票」仍然是抗通膨的最佳工具之一。

因此我跟父母溝通,即使退休,但不管再怎麼保守,都還是要配置最少30%以上的股票部位。尤其現在大家越來越長壽,於是我更進一步說服他們,在剛退休的初期,也就是60-70歲的階段,採5:5配置,也就是50%的股票、50%的債券配置退休金。

溝通的過程是循序漸進的,我父母願意買股票了,進入第二階段,他們認為退休族就是要提高現金流,所以股票只能買「高配息」。

我接著打了比喻:投資賺錢可以想成是拿到一片9吋圓形Pizza,有時候2/3是來自於股息、1/3來自於價差;有時候是1/3股息、2/3價差,不管如何,進我們口袋的,加總起來都是這片9吋Pizza。所以重點不是息多或少,重點應該是要從9吋晉升到12吋、13吋更大的Pizza,也就是要拿到更高的「總報酬」。

到這裡歸納出了幾個我想幫爸媽規劃退休金的重點,包含:一定比例的股票、以提高投資總報酬率為目標,但又要能兼顧長輩不愛太大波動的性格和每月兼領現金流的需求。要做到這些,我想不是單一檔股票或一檔基金能辦到,需要的是一套「投資方法」。我認為「母子基金」投資方式搭配月月領功能,就是退休規畫非常好用的工具。

因為它結合了定期定額、自動停利、低檔加碼和多元資產配置的投資方式。第一時間單筆投入一檔穩健的平衡型基金當母雞,接著設定一檔或多檔高成長性且波動較大的子基金當小雞,同時設定停利點和加碼點。

之後,系統每個月自動化幫我們執行,從母基金扣款買進子基金,當子基金賺錢了,假設20%,就會自動在相對高檔停利再丟回去母基金裡;如果子基金賠錢了,假設-10%,也會自動在相對低點加碼從母基金多扣款進子基金裡,等待市場回升時的豐碩報酬。千萬不要小看這樣簡單自動化的循環機制,它可以幫助我們舒服地度過市場的漲漲跌跌。

(投資人因不同時間進場,將有不同之投資績效,過去之績效亦不代表未來績效之保證。)


怕不夠、怕長壽,退休後反而不敢花錢?我幫爸媽做的退休規劃

(月月領機制示意圖)

那麼,現金流怎麼來呢?秘密武器是「月月領」,它在前段的累積期間,透過紀律的母子基金循環投資機制來把資產規模擴大;而一旦需要現金流時,再進入後段啟動月月領機制,依個人需求彈性設定每月提領回的金額。

以我們家的狀況來舉例,假設長輩有一筆700萬的退休金,保留200萬當緊急預備金之後,剩下的500萬做三至五筆復華投信金複合母子基金投資合約,我會建議在還有其他現金流來源的情況下,先給投資一點時間累積,我以市面上最常見的6年儲蓄險期間來舉例,這筆合約我們前6年先不提領,第6年後開始提領。

累積期若以6%報酬率來計算,第6年開始往後每個月可以設定領回3.4萬元,若累積期報酬表現更好有10%,每個月甚至可以設定領回6.3萬元。而且累積的錢還可以繼續錢滾錢,只要提領率小於投報率,一邊投資一邊領,還不會侵蝕到本金,可以放膽用力花錢,享受滋潤的退休生活,最後這筆錢還能傳承。尤其台灣的稅制,領的是「資本利得」而不是「股息」,是免扣稅的,非常有優勢。

穩健型的情境


怕不夠、怕長壽,退休後反而不敢花錢?我幫爸媽做的退休規劃

積極型的情境


怕不夠、怕長壽,退休後反而不敢花錢?我幫爸媽做的退休規劃

花點心思你會發現,近來基金公司、銀行、基金平台都陸續開辦母子基金投資方式,越來越多人加入,我認為也代表這套投資方法是經得起考驗的。而復華投信的「金複合投資法」,就是國內母子基金和月月領機制的創始者,已經有近25年歷史,系統、經驗都是最成熟的。而且復華投信有龐大資深的理財顧問群,不論是標的該怎麼選?或是系統操作問題,亦或市場雜訊滿天飛,我的投資到底有沒有問題?都能一通電話找到專業顧問協助,也能讓子女們放心,這些都是一般平台無法提供的。

最後我想說的是:父母辛苦了大半輩子,身為子女,我們當然希望他們能過上滋潤的退休生活,從旁協助他們善用投資方法與工具,讓他們退休後也能擁有經濟的安全感,讓退休生活可以過得從容且優渥,實為大幸福。

喔!我們家Line群組又響了,他們在討論春天想去京都賞櫻花、夏天想去北海道感受薰衣草的浪漫,秋天我們再一塊兒全家去賞楓吧!

首圖/財經主持人 葉芷娟


怕不夠、怕長壽,退休後反而不敢花錢?我幫爸媽做的退休規劃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怕不夠、怕長壽,退休後反而不敢花錢?我幫爸媽做的退休規劃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