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又要漲? 健保署長鬆口:研議不必要CT、MRI多收部分負擔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民眾就醫的急診、藥費等部分負擔,去年正式調漲,新制上路滿一年,儘管被醫改會批評成效不彰,但健保署仍在研議要推動下一階段。健保署署長石崇良今(24)日表示,以慢性病連續處方箋藥費為例,在新制調整之後,已經打破過去的成長趨勢,的確有看到下降,因此,健保署也正在討論、研議要針對過度、不必要的電腦斷層檢查(CT)和磁振造影(MRI)調漲部分負擔。
健保去年7月1日調整民眾就醫部分負擔,醫學中心或區域醫院藥費收取上限,由新台幣200元調整為300元;醫院開立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第一次調劑比照一般藥品處方箋計收部分負擔,第二次以後則維持免收;另外,醫學中心、區域醫院急診部分負擔各調升為750元及400元。
不過,根據健保署公布新制上路一年初步成效,醫改會就批評,民眾到大醫院門診部分負擔每人平均增加299元,民眾荷包雖扁了,但門診就醫次數卻是108年以來的新高,較108年度增加1.6次,沒有健保署當初預期的「以價制量」政策效果。
石崇良下午回應,部分負擔調整有一些是屬於比較短期的效應,而從過去一年的就醫資料可以看到,在分級醫療的基層就醫慢性病人人數增加、慢性病連續處方箋藥費也打破過去數年來的成長趨勢、醫學中心急診的輕症(檢傷分類4、5級)減少,加上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的部分負擔比率也分別達到16%、12%、7%,朝付費的公平性改善中,我們認為效果還是有的。
石崇良說,原本去年也考慮要一併調整檢驗、檢查的部分負擔,只是當時考量到藥費的成長很高,加上看到很多國人拿了藥卻沒有吃的情況,為了引導正確的就醫習慣,所以最後決定先從藥費的部分負擔推動起。但近來也有不少建議的聲浪,認為該把CT和MRI等檢查納入。
石崇良表示,健保署的確正在討論、繼續研議調漲CT、MRI等檢查的部分負擔,因為檢查、檢驗的費用確實也在成長,有一部分原因是由於慢性病的增加,導致檢驗量增加,而CT、MRI是在檢查裡面成長相當快速的兩項,健保署會去分析有沒有哪些其實沒有這麼必要,就考慮納入下一階段部分負擔調整的對象。
CT、MRI等檢查,開立一定是在大醫院,石崇良說,所以健保署將從三級醫院去檢視,細部分析有沒有過度成長跟診斷的情形,再來考慮用什麼樣的措施,好讓醫療資源適當的被運用,不見得只是調整部分負擔而已。
石崇良強調,會被調整的只有不必要的檢驗檢查,舉例來說,糖尿病照就是要定期驗糖化血色素,如果收了部分負擔,反而減少了必要的檢驗,這倒也是不必,健保署會用這樣子的角度去思考。
石崇良說,我們的目標就是二個,一是促進分級醫療,二是珍惜醫療資源,在這二大目標之下,推動各項政策配合調整,部分負擔只是其中一個工具而已,且部分負擔制度都是滾動式調整,會視效應和成果如何,適時做調整。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天氣變就「紅腫癢」 小心跟食物、空氣髒汙無關!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別忍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最新健康新聞
-
-
職業過勞不只有壓力,竟會害大腦老得快!醫師揭:5要訣預防職業過勞
(47 分鐘前) -
感染流感咳不停!中國7歲男童咳出「巧克力腹肌」 醫師解釋:體脂太低
(1 小時前) -
台中出現首例本土麻疹 衛生局火速疫調圍堵疫情籲留意
(2 小時前) -
「痰悶咳喘」逾2個月小心嚴重型氣喘! 工作場所也躲誘發過敏原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