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之不去「口臭」熏死人 四大病因你是哪一種?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刷牙刷不掉、難聞異味甩不掉,「口臭」堪稱是人際關係的最大地雷,常令人陷入尷尬,開業中醫師黃文英表示,中醫觀點,口臭主要有四大病因,對治方法各不相同,針對有口臭的人,平時就要養成好習慣,避免辛辣、油膩、高糖食物,減少對脾胃的負擔,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尤其是氣味芳香富含纖維和維生素C的食物。
中醫認為,口臭主要涉及胃、脾、肝、肺等臟腑功能失調,而中醫治療方法包括藥物、食療、針灸等。
黃文英說,口臭常見的病因有四,一種是「胃火上炎」,食物積滯於胃中發酵,產生異味,患者常伴有口乾舌燥、口苦喜冷飲、便秘等症狀,不少人就因為有吃宵夜習慣引發;還有人是「脾胃溼熱」飲食過於油膩、甜膩或嗜酒,容易損傷脾胃,導致濕熱內生,這一類人,舌苔多厚膩,常伴有食慾不佳、腹脹等症狀。
另外,部分人的口臭源於「肝鬱化火」情志不暢、長期壓力過大可能引起肝氣鬱結,進一步化火上擾,所以情緒易怒,眠差常感到胸脅脹痛、口氣熏人。最後是「肺腑積熱」長期咳嗽、肺熱導致氣道內有濁氣上升,從而引發口臭。
黃文英建議,有口臭困擾者,可以結合食療、芳香食材或茶飲來減輕口臭症狀,像是菊花薄荷茶,菊花清肝明目,薄荷疏風清熱,可改善口氣熏人現象,還可以多喝白蘿蔔湯,利用白蘿蔔清熱化痰的作用,特別適合溼熱型口臭患者。
透由穴位按摩也能有所幫助減緩口臭情形。黃文英點名,包括「合谷穴」:具有清熱解毒、調理口氣的作用;「內關穴」:可調理脾胃功能,幫助改善口氣;「足三里」:能健脾養胃,增強消化功能。
黃文英強調,中醫強調內外兼治,口臭的改善需要從調理臟腑功能入手,結合食療、按摩及外治法,並輔以良好的生活習慣來實現長效改善。若症狀長期無法緩解,建議尋求專業中醫師診治,確保治療過程的安全性和針對性,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37歲女昏迷20天醒來「四肢癱軟」 科技輔助復健半年能走了!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最新健康新聞
-
-
流感奪命病例攀升 醫提醒預防重症必做這件事
(6 小時前) -
流感疫苗就位!東縣2/20開打
(7 小時前) -
治療攝護腺肥大新選擇 嘉義長庚引進UroLift療法
(7 小時前) -
不只感冒!咳嗽可能是胃食道逆流、肺癌等 如何區分?4重點醫師評估必問
(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