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6°
( 17° / 16° )
氣象
2025-02-16 | 匯流新聞網

台灣人死於「三高」已超越癌症! 逾20歲高血脂盛行率破3成


台灣人死於「三高」已超越癌症! 逾20歲高血脂盛行率破3成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人死於「三高」慢性病的人數,已經超越癌症,國健署提醒,其中,又以高血脂的初期症狀不明顯,被視為最大隱形殺手,國內調查數字就十分驚人,20歲以上國人的高血脂盛行率高達3成,影響所及,進一步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大增。


根據衛福部112年最新十大死因統計資料,心臟疾病及腦血管疾病分別位居國人死因第2名及第4名,且國人死於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慢性病人數共計6萬8000人,已超越癌症死亡人數的5萬3000人。


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組長吳建遠指出,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包含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肥胖、缺乏運動、吸菸等因素,其中高血脂問題容易被忽略,因血脂異常初期症狀不明顯且無法自行測量,民眾較難以發現與控制,是國人健康的隱形殺手,而國健署的國民營養健康調查資料顯示,20歲以上國人高血脂盛行率達3成。


血脂主要為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三酸甘油酯(TG)由腸道吸收食物中的脂肪及由肝臟合成而來,三酸甘油酯太多會變成脂肪肝;另外,血液中的膽固醇分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俗稱「壞」膽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俗稱「好」膽固醇)。


吳建遠說,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子,若過高可能造成血管阻塞;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能幫助清理血管壁多餘的膽固醇,當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或三酸甘油酯過高時,或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過低,會增加引發心肌梗塞、腦中風、心血管疾病等的罹病風險。


國健署提醒,民眾可透過健康檢查掌握數值、計算可能罹患慢性病的風險,並透過生活型態的改變,來改善心腦血管疾病風險因子:


1、定期健康檢查掌握血脂狀況:國民健康署自114年起擴大「成人預防保健880方案」,提供30-39歲民眾每5年1次、40-64歲民眾每3年1次、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建議民眾善加利用,早發現異常、早期管理(血脂正常值:總膽固醇<200 mg/dl、三酸甘油酯<150 mg/d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30 mg/d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男性>40 mg/dl;女性>50 mg/dl )。


2、上科學算病館瞭解風險:國民健康署發展「科學算病館(原慢性疾病風險評估平台)」,民眾可簡單輸入含血脂等三高數據,計算並掌握自身罹患冠心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風險,及早改善降低風險,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3、改善生活型態:規律有氧運動可以降低三酸甘油酯、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遵循「三低一高(低油、低鹽、低糖及高纖)」飲食原則,養成飲食均衡好習慣。


4、戒菸改善血脂異常:菸品中的尼古丁會使心率和血壓飆升及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建議民眾戒除菸品以改善血脂異常。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揮之不去「口臭」熏死人 四大病因你是哪一種?


37歲女昏迷20天醒來「四肢癱軟」 科技輔助復健半年能走了!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