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差大突然胸痛、呼吸喘 小心沒命!主動脈瘤破裂死亡率逾9成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近期季節交替氣溫變化大,高血壓患者身體有任何不適都要特別小心!高齡91歲的陳女士,平常有高血壓病史,近來血壓就變得不穩定,日前更出現胸痛、呼吸喘等症狀,被送往急診,沒想到檢查發現,竟是直徑約6公分大的胸主動脈瘤破裂合併血胸,險些要命。
收治病人的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醫師宋鎮宇表示,陳女士送醫當下,透過胸部X光檢查發現縱膈腔擴大且左側肋膜有大量積液,進一步電腦斷層追蹤原來是直徑約6公分大的胸主動脈瘤破裂合併血胸,當下緊急接受主動脈支架置放手術,幸運在術後一週平安出院。
宋鎮宇說,主動脈連結於心臟,負責將心臟輸出的血液供應至全身器官,是人體最大的動脈血管。所謂的主動脈瘤指的並非腫瘤,而是指主動脈有不正常膨大的現象,通常發生在胸部或腹部,正常而言,主動脈直徑約3公分,若膨大直徑超過1.5倍就是主動脈瘤。
要命的是,主動脈瘤在發生初期多半不會有徵兆,且主動脈位於體腔深部,難以經由觸診發現,通常都是經由胸部X光、健檢腹部超音波或心臟超音波意外發現,若是膨大到一定程度而有破裂出血情況,通常萬分緊急,可能合併嚴重胸腹痛及休克,一向被稱之為「隱形的體內不定時炸彈」。
宋鎮宇提醒,其中高血壓更是主要危險因子,會增加主動脈壁壓力,導致主動脈瘤增大,而有破裂風險。他形容,動脈瘤就像吹氣球一樣,被吹開之後就無法恢復。據統計,主動脈瘤的發生率為每十萬人口中有7人,其中將近8成為65歲以上長者,且男性發生機會高於女性。若經發現,務必要接受治療,否則一旦破裂或剝離,死亡率達9成以上。
治療主動脈瘤,宋鎮宇表示,大多數的胸主動脈瘤及腹主動脈瘤,只要評估適合便可考慮主動脈支架手術,利用穿刺股動脈導引支架至動脈瘤位置,讓血液順利通過,達到避免動脈瘤持續擴大破裂的風險,成功率達9成,且對於年紀較大或是本身有心肺疾病的患者,可以大幅減少手術風險及術後併發症。不過,若診斷是升主動脈瘤或複雜性主動脈弓瘤的病人,考量動脈瘤能可能涉及心臟冠狀動脈及腦部頸動脈,手術選擇還是會以傳統人工血管手術縫合方式為主。
醫師提醒,主動脈瘤難以在初期被發現,民眾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天氣溫差大時應注意保暖,平日則須定時量血壓且定期健康檢查。
照片來源: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開完刀住院觀察一天! 柯文哲親自查看取出的「1×0.5公分結石」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最新健康新聞
-
減重不吃澱粉小心一堆副作用! 醫破解2無碳水飲食迷思
(1 小時前) -
柯文哲輸尿管鏡手術取出1×0.5公分結石!腎水腫明顯改善,將住院觀察一天
(1 小時前) -
高血壓失控是主動脈剝離最大元凶!醫籲:控制血壓4大重點,遠離主動脈剝離風險
(2 小時前) -
降雨、氣溫回升蚊蟲活躍 連假外出小心防範3蟲媒傳染病!
(2 小時前) -
彰化愛滋防治宣導4月5日登場 大甲媽祖「愛」遶境倡導HIV防治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