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愛吃生菜體重狂掉超開心 醫看不對勁「揪20cm白胖大蛔蟲」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體重減輕很開心?一位69歲婦人近日就出現肚子脹、體重逐漸減輕的現象,一開始不以為意,在家人催促下才到醫院就醫,沒想到醫師透過大腸鏡檢查一看,赫然在大腸內發現兩條長達20公分的大蛔蟲,大感驚訝,一問得知,原來婦人家中養豬,平時會用豬糞做有機堆肥種菜,她又愛吃生菜,可能因此讓蟲卵有機會進入體內,緊急給予蛔蟲藥驅蟲。
大林慈濟醫院肝膽腸胃內科醫師曾勗桓指出,該名婦人就醫時,主訴近日肚子脹,體重逐漸減輕,先後安排胃鏡及超音波檢查,都未發現問題,直到進一步大腸鏡檢查,才赫然在乙狀結腸發現兩條白色蠕蟲,將蟲子抓出送病理科檢驗,竟是長約20公分左右的蛔蟲。
曾勗桓指出,通常腸道常見的寄生蟲包括原蟲感染及蠕蟲感染,因為蛔蟲在公共衛生十分良好的台灣已很罕見,讓人大感驚訝。
醫師仔細詢問後,得知婦人家中是養豬戶,而目前比較常見的蛔蟲主要寄生在人類跟豬隻身上,會交叉感染,可能是家中所飼養的豬隻已有感染到蛔蟲,再加上家中種的菜是使用有機堆肥施肥,平時家人都吃自己種的菜,一口氣符合「生食生菜、生物堆肥、自種蔬菜」三大風險。
曾勗桓表示,蛔蟲感染主要是將蟲卵食入體內,進入腸道後,卵孵化為幼蟲,幼蟲會穿過腸道進入肺部,在肺部住一段時間,因此有些人一開始會出現肺部症狀,如咳嗽、發燒、喘及血痰等,病人咳出含有幼蟲的痰後,再吞回腸胃道,慢慢長成成蟲,並出現成蟲可能會造成的症狀,如腹脹、腹痛或是營養吸收不良、體重下降等症狀,如此不斷循環。
蛔蟲治療,曾勗桓強調,可以分成一次性投藥或三天口服的短療程,在治療完一次後,相隔一至三個月還需再進行第二次治療,以便殺死後續孵化幼蟲。以該名婦人為例,治療後已恢復健康。而預防蛔蟲感染,要注意手部清潔,若是生菜使用有機堆肥,也有汙染的風險,若要生食生菜,也務必要注意清潔。
照片來源:大林慈濟醫院提供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最新健康新聞
-
-
吃藥千萬別碰「這7種食物」,影響吸收還很傷身! 起司、酪梨都上榜
(2 小時前) -
孩子學習易分心竟是腸道問題惹禍?營養師推4食物助提升專注力
(2 小時前) -
女星葉欣眉罹患直腸類癌 醫揭留意「10症狀」:好發3器官
(4 小時前) -
美味潤餅健康吃 !嘉市衛生局提供「三少一高」原則享用無負擔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