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育兒」當心惡果! 每多盯1小時螢幕、近視風險增2成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家長對於小朋友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務必要斤斤計較!根據統計,台灣18至24歲民眾的近視率已高達73%,眼鏡幾乎成為台灣人的標配形象之一,新近研究更發現,每增加1小時的螢幕使用時間,即可能讓近視的風險增加2成,若是超過4小時,近視更有可能急遽加深。
中山醫學大學視光學系副教授孫涵瑛表示,現代父母常見「平板育兒」方式,卻有可能在讓孩子聽話的同時,反而傷害其視力健康,甚至影響發育與認知能力。
尤其針對發育中的兒童,孫涵瑛強調,由於度數尚未固定,更有可能在其成長過程中持續增加度數,讓孩子演變成高度近視,成為近視併發症的高風險族群。建議家長除了注意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讓眼睛充分休息,也要時刻留意近視度數的加深與否。
孫涵瑛說,此外,如兒童過度使用螢幕,也可能對於其感覺、動作、發展和學業成績等產生負面影響,如於早期發育時接觸螢幕,則可能導致晚年認知能力和學業成績下降;另外包含語言發展、情緒發展、肥胖、睡眠障礙、憂鬱和焦慮等,可能也與長時間使用螢幕有關,並阻礙兒童的社交和情緒能力發展。
台灣近視率居高不下,許多民眾更因此對於眼鏡寸步不離,然而,國內調查發現,有高達8成的民眾曾在配新鏡片後,有頭暈、噁心等不適狀況發生。而民眾在配鏡時,最重視「檢測結果是否精準」,而「配鏡流程」則為影響民眾選擇配鏡診所或店家的次要因素。
孫涵瑛指出,配鏡不當確實有可能讓身體出現不適現象,像是度數不足導致眼睛看不清楚,不僅會危害視力,還可能進一步造成噁心、沒食慾、視覺模糊等症狀。甚至有不少人因配戴不適重複配了好幾副眼鏡,白花了許多錢卻得不到良好的視覺感受。提醒民眾,視覺舒適度與配戴體驗密切相關,度數合宜的鏡片不僅能提升視覺品質,也能減少不適感。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最新健康新聞
-
-
感冒藥竟讓他尿不出來? 醫提醒:攝護腺肥大患者當心「這些藥」
(2 小時前) -
嘉縣樂齡假牙服務邁入第七年 翁章梁表揚張世諴理事長醫療貢獻
(2 小時前) -
哈佛研究:睡太多太少皆增肝癌風險!醫籲白天補眠別超過1小時
(4 小時前) -
登山裝備齊全就足夠?這些細節要做好 自身安全有把關
(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