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
( --° / --° )
氣象
2025-04-16 | 匯流新聞網

大突破!台北榮總靠「抽幾cc血」診斷失智症 準確率達93%


大突破!台北榮總靠「抽幾cc血」診斷失智症 準確率達93%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只要「抽幾cc血」就能知道有沒有阿茲海默症,已經成真!台北榮總今(16)日發表與韓國漢陽大學的合作研究結果,發現只需透過簡單的驗血,分析血液中特定的蛋白,就能有效篩檢出阿茲海默症高風險族群,早期診斷準確率高達93%。且比起昂貴、一次要價7萬的正子斷層掃描(PET)檢查,驗血只須花費數千元。


失智症是一種由於蛋白質在腦部沈積而造成腦神經細胞死亡的神經退化性疾病,而失智症當中有六、七成是阿茲海默症。根據推估,國內65歲以上人口中,失智症盛行率約8%,相當於每12人就有1人患有失智症。


台北榮總副院長王署君表示,過去臨床要診斷病人是失智症,只能透過評估、臨床症狀等,準確度頂多只有七成左右,而台韓此次跨國的重大研究突破,就是共同證實了抽血的有效性,只要抽一次血就可以正確診斷失智症。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副主任傅中玲說,失智症的關鍵病理結構有二個,最重要的是類澱粉蛋白,其次為神經纖維糾結中的tau蛋白(p-tau)。過去,診斷阿茲海默症主要依賴腦脊髓液檢測或 PET 掃描,但這些方法不僅侵入性高,費用也相當昂貴,限制了普及性。


研究團隊是進一步發現,p-tau 217在預測早期阿茲海默症的準確度上,更勝於以往使用的 p-tau 181,透過血漿p-tau模型,研究人員可成功將受試者分為低、中、高風險三組。高風險組的陽性預測值達到93%,檢測能有效辨識出真正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患者。


傅中玲指出,台北榮總是在今年1月與韓國團隊合作,分析270位亞洲受試者(包括健康者、輕度認知障礙與失智患者)進行血液檢查與腦部正子斷層掃描結果的比對,檢視準確度,結果發現血液中p-tau 217濃度越高,越可能與阿茲海默症相關,高風險者有86%真的有病,低風險者中有97%沒問題。


傅中玲說,從研究結果可以得知,未來只有中風險個案才建議優先進行腦部正子掃描,不用每個人都做昂貴檢查,節省費用之外,也能及早發現問題,把握黃金治療時機。因為,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已核准多款針對類澱粉蛋白的抗體藥物,能透過靜脈注射清除大腦中的類澱粉斑塊,延緩疾病進程,但只適用於輕度認知障礙跟早期阿茲海默症患者,必須早期發現,否則中晚期再用藥效果就不好了。


傅中玲強調,希望抽血檢查未來可成為第一線篩檢工具,而一旦發現長輩出現記憶力退化等症狀,建議該及早就醫檢查。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不漲掛號費、不限號 台大院長再開砲「健保新制」恐爆醫療人球!


全球首例!台大完成「無缺血時間」心臟移植 換心全程「心臟都在跳」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