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最多省6萬!健保擴大給付RSV單株抗體 1歲內可補打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根據健保統計,每年因感染住院人數約有20萬人,其中10歲以下年齡層就占了一半,又以早產兒風險最高,頭號殺手就是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健保署長石崇良今(25)日指出,健保今年6月1日起,正式擴大RSV單株抗體的健保給付範圍,從未滿33週全面擴大至未滿36週,預估一年受惠早產兒約8600人,健保則增加藥費支出約新台幣4至5億元,家長最多可省6萬。
台灣早產兒基金會董事張弘洋表示,RSV是嬰幼兒呼吸道感染最主要、且最重要的禍首,尤其是早產兒、肺部有問題、有先天心臟病的小朋友,一旦感染後均較嚴重,甚至有死亡風險, 根據統計,9成嬰幼兒都曾感染過RSV,更是造成1歲以下嬰幼兒死亡疾病的第二位。
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秘書長林明志說,感染RSV住院案例,多半發生在出生後3至6個月內,而早產兒出生後6個月內感染RSV,住院時間可長達超過一週,不少甚至需要插管或葉克膜,但為高風險的早產兒施打3至6個月的預防性單株抗體,可以有效降低8成的住院率以及需要使用呼吸器的機會。醫學會一直在爭取全面擴大給付。
37週以下為早產兒,健保原本僅給付未滿33週早產兒,每月施打1劑RSV單株抗體,健保給付6劑;今年6月1日起,進一步擴大至未滿36週(滿35週+6天)早產兒,也可以每個月施打1劑,健保給付3劑。
石崇良表示,台灣一年的新生兒人數越來越少,需要越來越寶貝,也由於產婦高齡化,早產兒比率一直維持約10%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全國一年有約20萬人因感染而住院,若以每10歲為一切點來看,10歲以下年齡層一年就有接近10萬人住院,其次才是80至89歲的5萬多人,凸顯新生兒的脆弱,其中又以早產兒風險最高。
石崇良說,健保持續端出新生兒照護政策,去年開始提高新生兒科醫師在生產時待命的給付,今年又打破從未給付非藥品的慣例,增加對早產兒營養補充品的給付,全因早產兒不一樣,營養對他們而言就像藥一樣,可強化免疫系統,抵抗這個世界的汙穢,6月1日起又擴大RSV單株抗體給付範圍,全因實證顯示可以降低出生後第一年的高風險感染,雖然一針1萬元,但健保花個幾億卻能保護更多孩子順利健康長大。
早產兒基金會董事長張瑞幸強調,早產兒自出生到出院後,由於需要長時間密切觀察照顧監測,造成家屬面臨極大的身心壓力。此次健保擴大給付,不僅是降低早產兒因感染需再返院的風險,也減輕更多早產兒家庭醫療經濟負擔及心理壓力。
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常務理事彭純芝則提醒,符合健保給付條件未滿36週(滿35週加6天)的早產兒寶寶,若仍在一歲以內,應盡速回院接種RSV單株抗體。透過RSV單株抗體的按月接種時程,同時追蹤寶寶生長狀況,守護早產兒健康長大。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減肥吃對蔬果顏色瘦更快! 台大醫院解密:紅色燃脂、綠色消小腹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最新健康新聞
-
-
起床嘴唇口腔出現「白膜」是怪病? 醫曝:出現5情況再就醫
(55 分鐘前) -
登革熱境外移入破百例!疾管署:「這個」是重要風險來源
(2 小時前) -
羹麵暗藏高熱量「澱粉陷阱」 營養師示警:肉羹麵=吞4小匙油
(2 小時前) -
桃園衛生局擴大稽查公共及營業場所 這些地方禁菸標示不可少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