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3°
( 35° / 31° )
氣象
2025-09-04 | 周刊王

羹麵暗藏高熱量「澱粉陷阱」 營養師示警:肉羹麵=吞4小匙油

羹麵暗藏高熱量「澱粉陷阱」 營養師示警:肉羹麵=吞4小匙油
羹湯、羹麵與蚵仔煎是不少民眾的愛好小吃,但其實裡面隱藏了驚人的澱粉與油脂。(圖/CTWANT資料照)

[周刊王CTWANT] 羹湯、羹麵與蚵仔煎是不少民眾的愛好小吃,口感滑順、風味濃厚,但其實隱藏了驚人的澱粉與油脂。營養師李婉萍提醒,勾芡食物主要依靠太白粉增稠,而太白粉屬於高醣類來源,過量攝取容易讓血糖升高,也可能造成肥胖。由於羹湯喝起來不像白飯那樣有飽足感,人們常常在不知不覺中吃進超過所需的熱量。

李婉萍在《健康好生活》節目上指出,酸辣湯、魷魚羹或蝦仁羹雖然看似清淡,澱粉含量卻相當於四分之一碗飯;魚酥羹與肉羹的澱粉量則約等於三分之一碗飯;蚵仔煎與燒仙草一份下肚,更有將近四分之三碗飯的澱粉。若是選擇羊肉羹麵,則因同時包含麵條與羹湯,澱粉量高達一碗又四分之一飯的份量。

除了澱粉之外,油脂含量也是隱藏陷阱。李婉萍指出,羹湯的特色在於能將油與鹽巴一併裹附在湯裡,不像雞湯會浮出油層,因此常被忽略。

李婉萍也舉例說明,實際計算下來,一碗羊肉羹麵含有五小匙油,蚵仔煎與肉羹各約四小匙,魚酥羹大約兩小匙,蝦仁羹則有一小匙,酸辣湯與魷魚羹雖然相對較少,但依舊含有隱形油脂。

此外,先前營養師高敏敏也提醒,像是肉羹麵、蚵仔麵線等以太白粉勾芡的麵食,往往會讓血糖快速升高,不僅容易造成肥胖,更被她形容為「營養師心中的地雷食物」。若再搭配大腸等動物內臟,熱量更是大幅增加,且其中的飽和脂肪含量偏高,長期攝取過多還可能影響血脂健康。

高敏敏建議,想吃時可以搭配一顆蛋或一盤蔬菜,幫助營養更均衡;至於湯頭,能不喝完最好,避免攝取過量的油脂與鹽分,以免引發發炎反應,進而降低免疫力。

對於想兼顧美味與健康的民眾,名廚駱進漢則分享簡單的替代方法。他建議可用白木耳取代太白粉,先以電鍋加入兩碗水將白木耳蒸熟,再用料理機打成泥狀,在烹調時一邊攪拌一邊加入,就能呈現自然勾芡的效果,不僅減少熱量,口感也更清爽。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