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男跑步突發眩暈昏倒 才知罹這病「心臟停跳2.85秒」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50歲的葉先生,日前跑步途中突發眩暈而昏倒,被緊急送到醫院急診,診斷為心臟性暈厥,進一步檢查發現是病竇症候群,心電圖顯示心搏過慢,每日有多次性心搏停止,最長「心臟停跳長達2.85秒」,幸運的是,經每日規則服用抗心律不整藥物,加上中醫輔助治療,搭配藥膳並調整生活型態與運動量。
奇美醫院中醫部部長許堯欽表示,對於「病竇症候群」,許多病人一聽到就焦慮不已,尤其當醫師建議裝置人工節律器時,心中更是充滿疑問與顧慮。其實,病竇症候群除了西醫治療,中醫也是一條可考慮的輔助路線,並且也有不少成功改善案例。
以葉先生為例,中醫辨證為心腎陽虛、氣血不足,給予藥物搭配藥膳,並調整生活型態與運動量,治療二個月後,眩暈、心悸等臨床症狀未再發生,再次檢查心電圖也未出現心搏停止,心率從50上升到58下/分鐘,心臟科醫師評估後暫無需裝置人工節律器,目前已恢復正常生活與運動。
許堯欽指出,病竇症候群是因為心臟的節律中樞「竇房結」功能退化,導致心跳過慢、停跳或快慢不均。好發於50歲以上族群,盛行率約0.2至0.3%,臨床症狀包括:心悸、頭暈、疲倦、眩暈、突發暈厥、胸悶痛等警訊,由於初期僅有輕微不適,常被忽略,嚴重時甚至會出現心臟衰竭的症狀。
許堯欽說,病竇症候群的心電圖常見的表現為竇性心搏過緩、竇性停搏、竇房傳導阻滯,偶而會出現心律快慢交替的現象。心搏過慢時,腦、心、腎等重要臟器供血不足,輕者感覺周身乏力、頭昏眼花、失眠;嚴重者可引起黑矇、突發性暈厥,表現近似腦血管疾病症狀。心搏過速時,心率可瞬間飆到每分鐘100次以上,症狀類似心絞痛、心臟衰竭或自律神經失調。由於突發性的心臟停搏常導致昏厥,一旦在爬樓梯、騎車、開車等途中發生,可能導致嚴重意外甚至喪命。
許堯欽表示,對於多數有病竇症候群臨床症狀的病人,心臟科醫師多建議以裝置永久性的人工節律器,以穩定控制心跳、防止暈厥,降低突發心臟停搏的致命風險。而奇美醫院中醫部106年開立「心律不整特別門診」,迄今診療超過近60位的病竇症候群病人,多數病人以疲倦、心跳慢、血壓低、眩暈與突發暈厥為主要症狀,常因不敢裝置人工節律器而求助,也有少數是在裝置節律器後,仍有身體不適者。
許堯欽強調,許多病竇症候群病人因擔心運動可能引發心律不整,而選擇避免運動,其實,只要採取緩和且漸進式的運動方式,避免過度激烈,像是快慢交替走路、太極拳、平甩功等,都能幫助維持身體機能和心臟健康。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沈玉琳「每年健檢」仍血癌 非特例!醫:知名百貨董娘隔二週就不治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最新健康新聞
-
-
影/超高齡社會來臨 彰基陪伴銀髮族活出生命熱情
(2 小時前) -
男性精液品質越好,壽命越長?醫分享:4大關鍵守護男性精子與壽命
(3 小時前) -
幼兒當心肺炎鏈球菌「突破性感染」!如何補強孩子防護網?血清型3是關鍵
(3 小時前) -
失智症別等症狀出現才求救!5大檢測利器,揪出失智症早期變化、潛在風險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