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8°
( 30° / 27° )
氣象
2025-10-11 | 匯流新聞網

心悸、頭暈或走路會喘… 只是老了?小心錯過「這病」黃金治療時機


心悸、頭暈或走路會喘… 只是老了?小心錯過「這病」黃金治療時機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心悸、頭暈或走路會喘,不少長輩常以為只是年紀大、體力差,小心因此錯過黃金治療時機!亞東醫院就收治一名68歲的男性,從三年前開始,便經常感到心悸與頭暈,但並未在意,直到某天突然中風,才發現原來是心房顫動作祟,差點因此喪失行動能力。


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醫師林恆旭表示,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之一,當心跳忽快忽慢時,血液容易滯留於心房內形成血栓,當血栓隨著血流跑到腦部將會引起腦血管栓塞,會大幅增加中風風險。


研究顯示,心房顫動患者中風風險為一般人的五倍以上,林恆旭強調,且多數中風後難以完全恢復,易造成永久性神經功能障礙。不過,只要能夠積極控制心律搭配使用新一代口服抗凝血劑,將可有效降低血栓與中風風險,維持心臟功能穩定。


亞東醫院還收治另一名65歲的李女士,長年有手麻的困擾,甚至接受過腕隧道症候群手術,後來卻逐漸出現呼吸困難與心律不整,經醫療團隊深入檢查並搭配基因檢測,才確診為「成人轉甲狀腺素蛋白類澱粉沈積症造成的心肌病變(ATTR-CM)」,沒想到真正病因在心臟。


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任張藝耀指出,ATTR-CM 是少見但嚴重的心臟疾病,由異常蛋白質沉積於心肌所致,會導致心臟肥厚、心律不整及心衰竭。典型徵兆包括「三心」:心律不整、心衰竭、心肌肥厚與「兩異」:神經病變、腎功能異常。雖然病程無法逆轉,但若及早診斷並配合藥物治療,不僅能延緩病情惡化,也可改善生活品質,讓患者維持心臟功能穩定,降低併發症風險。


心臟疾病並非遙不可及!亞東醫院副院長林子玉強調,早期可能僅出現輕微疲倦、心悸、頭暈或走路易喘等症狀,常被誤以為是「年紀大、體力差」而忽略,唯有正視症狀、主動檢查,包括定期量血壓、心電圖及必要的心臟影像,才能有效預防病情惡化,守護心臟健康,降低中風或心衰竭風險。


照片來源:亞東醫院提供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別再給親人、朋友「增益性建議」 研究曝心理健康壓力更大!


19歲少年自摔只覺胸痛 沒事?下一秒脾臟碎裂大出血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