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嘴張友驊散步跌倒過世!衛福部揭「老人常摔地點」 骨科醫:7類人注意了

[周刊王CTWANT] 資深名嘴張友驊在夜間散步時不慎跌倒,重創頭部,當場失去呼吸心跳,經送醫多日救治後,於昨(11)日上午過世,享壽70歲。事實上,衛福部過去曾指出,107年的死因統計中,跌倒高居65歲以上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的第2位。對此,骨科名醫也示警,這「7類人」容易跌倒,請務必要特別注意。
衛福部表示,根據國健署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發現,3280位65歲以上老人中,自述過去1年曾跌倒者有495人,這也代表著,每6個老人就有1位在1年內有跌倒經驗。
衛福部也提醒,分析長者最容易發生跌傷意外的地點,於室內分別是臥室、客廳、浴室;室外則是街道、公園、農地。而從長者跌傷的原因來看,第1位是滑倒或絆倒,其次是失去平衡或頭昏,第3位則是碰到或撞上物品或人。
衛福部強調,嚴重跌倒可能會造成長期臥床甚至死亡,呼籲長者防跌要從生活小細節做起,切勿輕忽跌倒的傷害,規律運動、維持居家環境及用藥安全,都是防跌的好方法。
另外,台大醫院骨科部教授、主治醫師楊榮森曾經在《健康2.0-名醫觀點》頻道中說到,「俗話說衰老從腳開始,死亡從跌倒開始」,跌倒後可能引起骨折,骨折後很容易造成死亡。
楊榮森提到,調查統計發現,若因跌倒後造成髖部骨折,會引起很高的死亡率,其中男性在跌倒後1年內死亡率達22%、女性則15%,雖經過幾年來大家的努力,女性已降至11~13%,「假如說跌倒造成的是腦出血,或是其他傷害的時候,死亡率會更高」。
對此,楊榮森警告,臨床上有7種人容易跌倒,包括中風、帕金森氏症、失智症、視力不良、肌少症、平衡感不好以及骨質疏鬆症患者。
若想要好好預防、強健骨骼,楊榮森建議,首先要好好休息保存充分的體力,再者要有適當的保護,除了運動使肌肉、骨骼更加強壯外,也要注意環境的安全保護,必要時可安裝扶手;最後,要適當運動,不僅對肌肉、骨骼、腦部組織、腸胃蠕動等等有益處,也會改善整體的力量及平衡功能,身體更強壯、健康後,也比較不容易跌倒,降低死亡風險。
延伸閱讀
最新健康新聞
-
體重正常就代表健康嗎?減重醫師:「瘦胖子」心血管死亡風險竟比肥胖者高52%
(16 分鐘前) -
兒童心雜音、心律不整難發覺 出現「4大狀況」恐不妙!
(26 分鐘前) -
岡山醫院微創經皮椎體成形手術成功 治療91歲高齡病人
(40 分鐘前) -
健談阿嬤突然「整天不講話」 竟3公分大甲狀腺結節壓迫氣管!
(45 分鐘前) -
緬甸地震逾千死!災後還有傳染病爆發風險 WHO列為「最高等級突發事件」
(54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