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麻疹疫情升溫!醫示警疫情恐致「眼睛失明」 預防方法曝光
[周刊王CTWANT] 疾管署10日公布國內再新增3例麻疹確定病例,累計39例,針對麻疹疫情拉警報,眼科醫師張芯瑜示警,傳染力極高的麻疹也會引發眼睛疾病,包括結膜炎、角膜炎、角膜潰瘍與角膜疤痕、視網膜炎與視神經炎,嚴重甚至可能造成失明。
張芯瑜在臉書粉專「用芯看世界 張芯瑜眼科醫師」中指出,麻疹患者1人可感染20人,主要透過「接觸和飛沫傳染」,所以保持距離、避免人潮擁擠的地方是預防關鍵。醫師透露,麻疹不只威脅呼吸道,也可能會對視力造成無法挽回的影響。
張芯瑜同時列出麻疹初期症狀,包括咳嗽、流鼻水和結膜炎,潛伏期大約11、12天,通常在接觸病毒後7至14天有首發症狀,一開始3至5天輕度發燒,隨後高燒至40度,持續兩天後自行退燒,若沒退燒要警惕是否出現併發症。
另外,張芯瑜還表示,患者口腔黏膜可能會出現柯氏斑點(Koplik spots),接下來從臉部開始長出紅斑丘疹,逐漸蔓延至全身。除此之外,麻疹也可能造成眼睛疾病,包含結膜炎、角膜炎、角膜潰瘍與角膜疤痕、視網膜炎與視神經炎,若不早期偵測可能導致失明。
據張芯瑜指出,麻疹患者幾乎都會出現結膜炎,通常與發燒、咳嗽、流鼻水等症狀一起發生,是麻疹初期的重要警示信號,患者會感到眼睛有黏著感、結膜發紅,但視力不受影響,若麻疹引發嚴重的眼部感染,可能出現角膜炎,眼部持續不適,伴隨明顯紅腫,對光線極度敏感,導致視力暫時模糊。
張芯瑜也提到,若在營養不良或醫療資源匱乏的環境中,麻疹引起的角膜潰瘍和疤痕是兒童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且麻疹還可能引起更嚴重且罕見的視網膜病變與視神經炎,進一步威脅視力健康,甚至導致失明。
至於如何預防,張芯瑜建議,補充維生素A是預防麻疹相關眼部併發症的關鍵治療手段,特別是對於重症患者,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對需要住院治療的兒童應在診斷當天與次日補充適量維生素A,以降低喪失視力的風險。她也表示,維生素A是維持眼部健康的關鍵,平時可以吃胡蘿蔔、南瓜與深綠色蔬菜等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有助強化免疫力。
延伸閱讀
最新健康新聞
-
醫、消合作提前啟動「葉克膜」 存活率提升至6成
(21 分鐘前) -
鼻過敏能根治嗎?神經阻斷手術該不該做?醫用1招代替:防術後乾眼
(39 分鐘前) -
麻疹病程分3階段!中醫治療採「麻不厭透」原則:先把皮疹逼出來
(41 分鐘前) -
禽流感升溫! 防疫加碼
(45 分鐘前) -
青少年染淋病12年暴增7倍 加劇少子化!醫曝不孕後遺症
(53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