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5 | 周刊王

國內年輕族群感染梅毒和淋病的病例數增加。(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年輕族群染梅毒病例變多 女性10年暴增53倍…疾管署揭開3主因

[周刊王CTWANT] 國內梅毒、淋病確診通報病例數增加,而且青少女感染梅毒在10年內暴增53倍。對此,疾管署分析可能的3大原因,並與教育部等單位合作,針對年輕族群積極衛教宣導。
疾病管制署統計,梅毒確診個案過去10年來,每年從7000多人增長到逼近萬人,期間僅2020年因新冠疫情爆發有明顯下降,但從2021年開始又恢復到年增逾9000例個案,到了2023年新增9941例創下新高,去年新增9741例子略有下降,但年輕族群15~24歲通報個案仍然上升。
另外,根據疾管署過去資料,女性感染人數雖然相對較少,但增加幅度卻明顯高於男性。以2023年為例,女性梅毒新增1862人,較2022年1535人,上升21%。
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說明,梅毒確診通報病例數增加,可能有3大原因:
1.年輕族群性觀念較以往開放,性行為年齡層下降,且交友軟體或網路可以快速地連繫彼此。
2.醫療院所陸續加入愛滋病毒暴露前預防性投藥(PrEP )計畫,醫療院所於風險族群加入PrEP計畫前,會進行增加風險族群性傳染病(含梅毒、淋病)篩檢,進而增加風險族群性傳染病通報量。
3.COVID-19疫情趨緩,民眾性活動及就醫行為增加,醫療門診恢復常態,故篩檢及通報量皆增加。
為了落實國內梅毒及淋病防治,疾管署除持續嚴密進行梅毒及淋病疫情監測,也積極推動與執行性健康友善門診醫療品質提升計畫,與家庭醫學醫學會、泌尿科醫學會、婦產科醫學會及感染症醫學會等專業醫學會合作,編訂淋病等性傳染病防治及臨床診治指引。
延伸閱讀
最新健康新聞
-
迎接好孕降臨!中醫師推薦 備孕關鍵營養+助孕飲食重點
(24 分鐘前) -
婦人上腹部悶痛,竟是罹胃腸道基質瘤合併膽結石!微創手術一次根除
(40 分鐘前) -
挑選月子中心前 孕媽咪更該先知道RSV群聚感染的大小事
(54 分鐘前) -
不上健身房,在家也能練肌肉!專家教3招「居家運動」徒手就能做
(54 分鐘前) -
200萬台人受「異位性皮膚炎」所苦!醫示警「4種疾病」恐同時發生
(54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