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萬台人受「異位性皮膚炎」所苦!醫示警「4種疾病」恐同時發生
陳奕先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反覆發作的過敏性皮膚病,全球約有10~20%的兒童與2~10%的成人受影響。在台灣,估計約有200萬人深受其苦,患者常因劇烈搔癢、皮膚紅腫、脫屑等症狀所困擾,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陳奕先說明,異膚不僅影響皮膚外觀,更造成患者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極大的心理負擔,許多患者因此感到自卑、焦慮,甚至影響社交生活。
異膚常與4種疾病同時發生
陳奕先指出,異膚不僅是一種皮膚病,更與「異位性體質四重奏」相關,包括濕疹、食物過敏、氣喘、慢性鼻炎等。這些疾病彼此關聯,可能同時發生在患者身上,因此治療需採取系統性整合策略,才能達到長期穩定控制。
陳奕先說,異膚的傳統治療包括外用類固醇、鈣調磷酸酶抑制劑、抗組織胺、免疫調節藥物等,但許多患者效果有限,且長期使用可能產生副作用。此外,患者常因疾病反覆發作而感到沮喪,對治療失去信心。
新藥有效抑制發炎、副作用少
「近年來,醫學界對異膚發病機制有更深入了解,開發出更精準的生物製劑和小分子標靶藥物等新型療法,能有效抑制發炎機制,大幅降低發作頻率,且副作用相對較少。」陳奕先提到,這些新興療法為異膚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
陳奕先舉一名14歲少女個案說明,她從小飽受異膚折磨,全身病灶流湯流水,長期使用類固醇導致身形改變,性格變得內向自閉。在使用生物製劑後,幾個月後整個人煥然一新,皮膚得到大幅改善,重拾開朗性格。這個案例證明了新興療法在改善異膚患者生活品質上的顯著效果。
陳奕先呼籲,異膚患者應及早就醫,尋求專業醫師的診斷與治療建議。同時,患者應積極配合醫囑,正確使用藥物與護膚措施,並可考慮新興治療,以提升控制效果。異膚雖無法根治,但透過科學化、個人化的治療策略,多數患者都能大幅改善病情,擺脫異膚人生。
歡慶好友破5,000人!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填問卷抽獎送5,000元禮券!
最新健康新聞
-
-
「這2族群」性病案例快速增加! 醫告訴你為何性病找上你
(42 分鐘前) -
「電子血栓」找上年輕人!22歲青年連日熬夜打電動 左下肢取出半米長血栓
(57 分鐘前) -
雙膝距離大是「O型腿還是X型腿」? 醫告訴你兒童腿型矯正黃金期
(2 小時前) -
春天肝火旺盛長青春痘? 西醫用科學證據教你正確肌膚照護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