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歲婦體重狂掉「腹中藏20cm蛔蟲」 醫揭愛吃1款生菜害的

[周刊王CTWANT] 嘉義一名69歲婦人不久前因為肚子不適、體重狂掉,迅速到大林慈濟醫院腸胃內科就醫,經大腸鏡檢查後竟在她的腸子內發現2條長約20公分的蛔蟲,且不停蠕動。醫師追問下,得知婦人家中有養豬,會用豬糞當有機肥料種菜,加上她愛吃生菜,所以很有可能吃下蟲卵,卵孵化後在體內生長成蟲。
大林慈濟醫院肝膽腸胃內科醫師曾勗桓指出,有一名69歲女病患前來就醫,她主訴連日肚子脹痛,體重還狂掉,在家人建議下決定就醫檢查,當時她被安排照胃鏡和超音波檢查,都沒發現異狀。直到進一步透過大腸鏡檢查,赫然在病患乙狀結腸發現兩條白色蠕蟲,迅速將蟲子抓出後送病理科檢驗,確定是長約20公分的蛔蟲。
對此,曾勗桓醫師很驚訝,因為蛔蟲在公共衛生十分良好的台灣已屬罕見,腸道常見的寄生蟲多半是原蟲感染或蠕蟲感染。在曾勗桓醫師追問下,才知道女病患家中是養豬戶,推測病患家中飼養的豬隻感染到蛔蟲,而他們又會用有機肥料灌溉家中種的菜,加上女病患愛吃生菜,極大機率吃下蟲卵。

曾勗桓進一步說明,蛔蟲感染主要是蟲卵進入人體內,進入腸道後孵化成幼蟲,幼蟲穿過腸道進入肺部,會在肺部住一段時間,所以不少病患一開始有咳嗽、發燒、喘和血痰等肺部症狀。若病患咳出含有幼蟲的痰後,又吞回腸胃道,幼蟲就會成長為成蟲,進而出現腹脹、腹痛或營養吸收不良、體重下降等症狀,還會不斷循環。
目前蛔蟲的治療分成1次性投藥或3天口服的短療程,1次療程後相隔1至3個月再進行第2次治療,為了殺死後續孵化幼蟲。而69歲女婦人經過治療後已經恢復健康,曾勗桓醫師建議,要預防蛔蟲感染,必須做好手部清潔,食用生菜若使用有機堆肥,就有受汙染的風險,要食用生食生菜就得徹底清洗乾淨。
延伸閱讀
最新健康新聞
-
-
黑鮪魚全身都是寶!【魚有王X姐夫嚴選】北海道扇貝、帆立貝XO醬,吃過絕對上癮
(4 小時前) -
急救訓練不受限! 醫院開發「遠距ACLS急救訓練系統」如多人連線遊戲
(5 小時前) -
醫師點出「4大錯誤健康認知」 小心睡眠「超過這時長」反增加罹癌風險!
(6 小時前) -
清明時節易受外邪侵襲 中醫師推薦2食補、3穴位健脾胃
(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