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
( --° / --° )
氣象
2025-04-10 | 周刊王

4大「致癌原因」你中幾個? 醫:吸菸罹癌風險飆30倍

4大「致癌原因」你中幾個? 醫:吸菸罹癌風險飆30倍
癌症不是無緣無故找上門,遺傳、生活方式、環境、感染都可能是幕後推手。(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周刊王CTWANT] 癌症為我國10大死因第1位,根據衛福部在去年底發布的民國111年癌症登記報告資料顯示,約有13萬人新發現罹癌、5.3萬人死於癌症。醫師黃軒提醒,癌症不是無緣無故找上門,遺傳、生活方式、環境、感染都可能是幕後推手。

醫師黃軒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癌症就是細胞叛變的結果,人體細胞如同城市裡的小工人,平時各司其職,生長、分裂、死亡,但一旦DNA出錯,這些細胞不受控制地增生,就會形成腫瘤,再進一步擴散、攻擊身體其他器官,就是惡性腫瘤,也就是癌症。

黃軒指出,這些狀況並不是憑空發生,他舉出4大造成癌症的主因:

遺傳

有些人天生就帶著「高危基因」,像是BRCA1、BRCA2等基因突變,會增加罹患乳癌、卵巢癌風險,研究發現,攜帶這些突變的女性,得乳腺癌的機率高達85%。不過這類遺傳因素只占癌症的少數,大部分人並不需要過分擔心。

生活方式

癌症界的頭號通緝犯就是吸菸,吸菸者得肺癌的風險比不吸煙的人高15到30倍,每一口菸都是在給細胞叛軍送武器。飲食方面,愛吃炸雞、漢堡,不碰青菜,以及過多的高脂、紅肉、加工食品,也會讓大腸癌有機可乘。另外,缺乏運動也會提升罹患乳癌、大腸癌的風險。

環境

長期在X光或放射性物質旁,像是白血病、甲狀腺癌的風險會悄悄上升。此外,工廠裡的石棉、空氣中的苯,甚至土壤裡的砷,都是潛在的致癌魔頭,可能引發肺癌或皮膚癌。

感染

有些癌症居然是「傳染病」惹的禍,像是人類乳突病毒(HPV)幾乎與所有子宮頸癌息息相關,而B型、C型肝炎病毒(HBV、HCV)也是肝癌的主要推手。

不過黃軒表示「既然有原因,就有對策」,他建議可以靠「6行動」降低罹癌風險,像是戒菸、健康飲食(少碰燒烤、培根)、每週快走150分鐘、遠離毒物(石棉、輻射等)、並接種疫苗與定期健檢,就能把癌症的威脅甩得遠遠的。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