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6 | 周刊王

大陸江蘇省淮安市一名66歲的張姓男子(化姓)平時經常挖鼻孔,近日眼瞼、雙頰、鼻部突然出現紅腫。(圖/翻攝自微博)
66歲男愛挖鼻孔引發「丹毒」!臉腫成豬頭睜不開眼 高風險族群曝光

[周刊王CTWANT] 大陸江蘇省淮安市一名66歲的張姓男子(化姓)平時經常挖鼻孔,近日眼瞼、雙頰、鼻部突然出現紅腫,還不斷發高燒,臉部腫脹到眼睛睜不開,伴隨而來的強烈燒灼感讓他痛不欲生。經過診斷,醫生判斷患者的情形為「丹毒」,只要是指甲在鼻黏膜上來回滑動引發感染,會使皮膚突然「鮮紅成片,色如塗丹」。
綜合陸媒報導,淮安市中醫院中醫外科接診後,醫生判斷張男的情形為「丹毒」。中醫師說明,丹毒會使皮膚突然「鮮紅成片,色如塗丹」,故而得名,而指甲在鼻黏膜上來回滑動,極易造成丹毒症狀。丹毒最常見的發病部位是下肢,尤其是小腿,發生在臉部較為少見,一般是由於經常摳鼻子或挖耳朵造成破損。形成鼻部或耳部感染所致。
確定病因後,醫生採用中醫外科特色中藥膏「五黃化毒膏」外敷,配合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中藥口服。入院治療第2天,張大爺臉部皮膚顏色逐漸趨於正常,眼睛可以微微睜開,約1週後紅腫完全消退,順利出院。
醫生提醒,據統計,90%的成年人每天至少用手指「光顧」鼻孔1次,以為是順手清理門戶,實際上可能使指甲在鼻黏膜上留下痕跡,結果輕則社死,重則丹毒上門。
報導指出,丹毒雖以「毒」命名,卻不是病毒感染引起,而是由細菌引發的急性非化膿性炎症性皮膚病,多數是由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所致。這種細菌常從腳氣的糜爛趾縫、鼻炎的黏膜破損處悄悄入侵,尤其偏愛免疫防線薄弱的人群,如老年群體、熬夜黨、酗酒者、慢性皮膚病患者,都可能成為它的目標。
延伸閱讀
最新健康新聞
-
-
呷健康 營養師教您端午放「粽」一下
(49 分鐘前) -
端午勿放「粽」,小心落入美食陷阱!營養師教健康吃粽子3大重點
(49 分鐘前) -
「微笑、舉手、說你好」 即時辨識腦中風症狀把握黃金治療時機
(2 小時前) -
端午節吃粽子慎防消化不良 中醫師推按2穴位、喝2茶飲緩不適
(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