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歲OL罹高血壓不治療「尿液全是泡泡」 就醫才知腎功能衰退險洗腎

[周刊王CTWANT] 人類攝取的大部分水分會經過腎臟代謝形成尿液,再經由輸尿管、膀胱之後從尿道排出,因此尿液顏色或狀態有異常,皆可能是健康警訊。一名33歲女性上班族大學時期被診斷出高血壓,未積極治療,近期發現尿液變少且泡泡變多,就醫檢查發現腎功能嚴重衰退,恐面臨洗腎風險。
土城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陳藝瑄分享一起病例,一名33歲女病患有家族高血壓、糖尿病病史,她在大學時期被診斷出高血壓,因沒有明顯不適症狀,長年都沒有積極治療。直到近期她上廁所時,發現自己早晨尿液變少、泡泡變多,才迅速就醫檢查,不料,她的腎功能已經嚴重衰退,還可能需要洗腎,讓她與家人都很擔憂。
陳藝瑄醫師表示,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是最常見的慢性病危險因子,若長期未能有效控制,恐引發腦中風、心肌梗塞、視網膜病變或腎臟病變等併發症,嚴重者可能需要洗腎治療。
針對三高管理,陳藝瑄醫師說明可從血壓控制、血糖管理和血脂檢查等三面向進行。一般理想血壓約120/80 mmHg,若長期高於130/80 mmHg,就應該開始採取減鹽、運動、戒菸等措施;血壓若超過140/90 mmHg且伴隨頭暈,應盡速就醫,特別是糖尿病或腎臟病患者更需要嚴格控制。
血糖管理方面,陳藝瑄醫師指出,空腹血糖超過100 mg/dl就要開始調整飲食,若超過126 mg/dl或飯後超過200 mg/dl,則應進一步檢查糖化血色素。至於血脂檢查,男性「好膽固醇」應高於40 mg/dl、女性則需高於50 mg/dl,可透過運動來提升數值。
最後陳藝瑄醫師提醒,許多慢性病在初期沒有明顯症狀,因此定期健康檢查很重要,民眾可以善用國健署提供的成人健康檢查服務。而有慢性病的民眾應按時服藥、控制體重、飲食清淡少糖少油,避免精緻澱粉,多做有氧運動促進血液循環,才能有效穩定三高。
延伸閱讀
最新健康新聞
-
藥品關稅衝擊!台灣市場恐被壓縮 醫曝後果:2類用藥最先受影響
(58 分鐘前) -
不要只停留在表象! 日本權威專家教AI時代必備的「追問思維」
(2 小時前) -
10分鐘微創術解困 91歲翁重獲自主排尿生活
(2 小時前) -
助飛象家園受虐身心障礙兒創傷復原 民生醫院攜手史萊姆怪獸星球手作體驗
(3 小時前) -
看報告覺得怪怪的!揪出女童隱藏12年罕病 擺脫肺癌高風險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