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美爆「李斯特菌感染」釀6死、25住院 醫示警:冰箱熟食最危險

[周刊王CTWANT] 美國近期爆發數起與義大利麵餐相關的李斯特菌(Listeria)感染疫情。截至目前,全美已有6人死亡、25人住院,疫情遍及18個州,引發全國性食品召回行動與食品安全警示。對此,知名婦產科醫師蘇怡寧提醒,李斯特菌並非只存在於生食中,反而容易在冰箱內的熟食中存活,尤其是冷藏過久的義大利麵、沙拉或冷切肉,孕婦、免疫力低下者、長者及新生兒風險最高,冰箱只能延緩變質,熟食應2、3天內食用並加熱至沸騰,避免以為煮熟或冷藏就安全。
據外媒報導,這起疫情最早於今年6月由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宣布,源頭指向由「Nate’s Fine Foods」生產的多款冷藏即食義大利麵產品。包括扁麵(Linguine)、蝴蝶麵(Farfalle)及其他種類的熟食義大利麵,皆被驗出遭受李斯特菌汙染。這些產品曾經在喬氏超市(Trader Joe’s)、艾伯森(Albertsons)、克羅格(Kroger)與新芽農夫市集(Sprouts Farmers Market)等主要零售通路上架銷售。
對此,蘇怡寧昨(7日)也在臉書粉專發文提醒,許多人誤以為只有生食才會有細菌風險,但事實並非如此。李斯特菌並不是「骯髒食物」的象徵,反而非常能在低溫環境中存活。它特別喜歡冰箱內那種潮濕、滑膩的環境,因此冷藏熟食如冷切肉、義大利麵沙拉、馬鈴薯沙拉等,看似安全無虞,實際上更需要小心。他強調:「冰箱不是殺菌器,只是延緩食物變壞而已。」
他也示警,李斯特菌感染對特定族群尤其危險,包括孕婦、免疫力低下者、年長者與新生兒。其中新生兒的感染並非源自食物本身,而是母親懷孕期間感染後的垂直傳染。
至於不少人擔心生魚片是否也是李斯特菌的來源,蘇怡寧則澄清,生魚片並非李斯特菌感染的主要管道,真正更常見的反而是「煮熟後又冷藏放置的食物」。感染風險往往出現在那些「看起來已經煮過、冰著放著的餐點」中,而不是表面看起來髒或生的食物。
蘇怡寧呼籲,民眾應該重新檢視家中冰箱的飲食習慣。冷藏熟食最好在2、3天內吃完,不要囤放過久。若要加熱,應該確實加熱至完全沸騰,而非僅僅加溫至溫熱狀態。
蘇怡寧最後也提醒大眾,李斯特菌感染的真正風險不在於「生食」,而是那些被冰著、放著、看似安全卻存放過久的熟食。民眾應保持正確的食品安全觀念,不要被「已煮熟」或「放冰箱」這2個字誤導,以為那就代表絕對安全。
延伸閱讀
最新健康新聞
-
父母總是「捨不得花自己」?精神科醫示警:小心最後賠上健康
(2 小時前) -
感冒亂吃抗生素更慘!36歲男喉嚨「長滿雪花」超驚悚 醫生示警了
(2 小時前) -
糖友自我血糖監測不能少 專家教你不痛測法
(3 小時前) -
學樂器不嫌晚!醫:維持認知功能、加強記憶力 6大益處鍛煉大腦緩老化
(4 小時前) -
公費流感與新冠疫苗齊開打 疾管署攜家樂福全台設站 籲民眾儘速接種
(4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