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藥物或黑科技!醫曝好的日常習慣「8週就能逆轉生物年齡」

[周刊王CTWANT] 延緩老化並非需要很厲害的藥物或黑科技!家醫科醫師鄧雯心分享1項8週生活介入研究,指出日常的調整飲食、運動、睡眠與壓力管理即可逆轉生物年齡,介入組平均比控制組年輕3歲,連自身也較介入前年輕約2歲。她認為這印證了身心平衡的重要性,強調日常習慣就能影響基因老化速度。
鄧雯心醫師昨(16日)在臉書粉專發文分享1篇研究成果,內容聚焦於生物年齡的逆轉可能性。她指出,人體的生物年齡並非等同實際歲數,而是深受DNA甲基化影響;而飲食、運動、睡眠與壓力管理等生活方式,或許是調控基因老化速度的關鍵因素。她在當天研討會中看到的1項研究,正好試圖解答這個問題。
研究團隊設計了1套為期8週的生活與飲食方案,並以Horvath clock(甲基化時鐘)作為衡量生物年齡的工具。結果令她印象深刻:接受介入方案的參與者,生物年齡平均比控制組年輕了約3歲;若與自身介入前相比,也平均逆轉了約2歲,雖然這部分僅接近統計顯著,但仍相當引人注意。
儘管這是1項僅有43名受試者的小型研究,但鄧雯心認為,它提供了1項重要訊息:延緩甚至逆轉老化,未必需要高端藥物或昂貴科技,日常生活的調整就可能做到。
她進一步談到研究中採用的8週飲食與生活方式方案。由於目標是抗發炎、穩定荷爾蒙並支持正常甲基化功能,因此內容與一般大眾理解的「健康飲食」略有不同,也讓她覺得格外有趣。
飲食規劃涵蓋肝臟類食物、放牧雞蛋、大量深色葉菜與十字花科蔬菜、彩色蔬菜、甜菜,以及每日必備的堅果與種子;同時搭配提升甲基化功能的食物,包括莓果、迷迭香、薑黃、大蒜與綠茶、烏龍茶等。動物性蛋白質、低升糖水果的攝取亦被列入每日規範,而在生活方式上則強調使用有機食材、充足水分、晚間7點至翌晨7點的12小時禁食、健康油脂攝取與減少塑膠容器使用,並避免糖、乳製品、穀物與豆類等品項。
研究也加上固定運動、充足睡眠與壓力管理的規範,如每天至少30分鐘、每週5天、達到自覺6到8成強度的運動;每晚至少7小時睡眠;以及每天2次、由哈佛醫學院身心醫學教授本森(Herbert Benson)設計的呼吸練習。此外,方案還搭配了特定營養補充品,包括蔬果種子與香草植物酵素配方,以及含「Lactobacillus plantarum 299v」的益生菌。
這份研究也引發鄧雯心醫師的共鳴。她認為,這套方案與她長期倡導並實踐的「身心平衡生活」不謀而合。雖然要做到百分之百確實不容易,連她自己也還在努力,但她仍相信,有明確方向總比毫無頭緒來得好。她以此勉勵讀者,期待大家能一起朝更健康的生活前進。
延伸閱讀
最新健康新聞
-
-
寵物也有保健品 獸醫師教您這樣用
(3 小時前) -
研究:戒菸者記憶力、語言能力退化減緩!戒10年失智風險與從未吸菸者相似
(5 小時前) -
癌症死亡率降⅓最大絆腳石 中研院士帶頭提「肺癌防治三箭」
(5 小時前) -
台灣肝癌最大元凶B肝 是你嗎?醫界曝「斷層世代」風險最高
(5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