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好熱!心肌梗塞風險增3成 醫曝「高危族群」5大徵兆快就醫
隨著夏季的到來,氣溫不斷攀升,許多人開始擔心中暑的風險。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的蘇彥伯醫師提醒大家,炎熱的天氣不僅僅會導致中暑,還可能誘發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
▲ 醫師提醒,炎熱的天氣不僅僅會導致中暑,還可能誘發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圖/Shutterstock)
近日,一位70多歲的老先生在公園運動時突然昏倒,被緊急送往醫院。經過檢查,醫生發現他患上了急性心肌梗塞。幸運的是,心血管中心的醫療團隊迅速進行了緊急心導管手術,成功打通了阻塞的血管,並放置了血管內支架。經過兩週的治療,老先生順利出院。
許多人認為心肌梗塞多發生在寒冷的冬季,因為低溫會導致血管收縮,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然而,蘇醫師指出,當夏季氣溫超過30℃時,急性冠心症的風險也會隨之增加。研究顯示,當氣溫超過31.5℃時,心肌梗塞的風險增加近三成,每上升1℃,死亡風險增加3%。尤其是高齡或患有糖尿病的患者,面對高溫時更需謹慎。
高溫如何影響心血管健康呢?蘇醫師解釋,炎熱的天氣會增加血液的黏滯性,提升膽固醇水平,並損害血管內皮,這些因素都會增加血栓形成的機會。此外,高溫會導致體液減少,進一步加重這些現象,甚至可能引發低血容休克或致命性的心律不整。
不僅如此,溫差過大或長時間處於悶熱的環境中,也會增加急性冠心症的風險。台灣的天氣變化多端,經常出現極端高溫或劇烈的日夜溫差,這對心血管疾病患者來說是一大挑戰。
典型的心肌梗塞症狀包括胸悶、胸痛,疼痛可能延伸至肩膀、後背或頸部,並伴隨冷汗、呼吸困難等症狀。高風險族群如吸菸者、肥胖者、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患者、腎功能不全者及高齡者,應特別注意。
蘇醫師建議,高風險患者在炎熱天氣中應密切關注氣象預報,避免在高溫時進行劇烈戶外活動。如需外出,應做好防曬措施,並確保充足的水分和電解質補充。室內環境應保持涼爽通風,空調溫度宜設在26-27℃,以避免室內外溫差過大。
若出現疑似急性冠心症的症狀,應立即就醫,以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總之,避免環境溫度劇烈變化所帶來的壓力,是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希望大家在炎熱的夏季中能夠採取適當的保護措施,健康地享受夏日時光。
最新健康新聞
-
-
上海也燒列「屈公病風險地區」 疾管署發聲!曝最新疫情趨勢
(1 小時前) -
大林慈濟醫院歡慶啟業25周年 升格準醫中堅持守護鄉親健康
(2 小時前) -
蔬果光清水洗沒用!櫻桃泡醋驚見白蟲爬出 專家教1招吃得安心
(2 小時前) -
3D導航內視鏡手術結合生物製劑 成功改善慢性鼻竇炎與鼻息肉患者生活品質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