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視的靜脈殺手!久坐、飛行易罹患 醫示警:1徵兆恐致命
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病房主任黃奭毓
深層靜脈栓塞(DVT)是一種常見但常被忽視的血管疾病,發生於人體深層靜脈內。當血液在這些靜脈中凝結形成血塊(血栓)時,會阻塞血液回流,進而造成嚴重的健康問題。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病房主任黃奭毓指出,DVT最常見的部位是下肢,如小腿、大腿或骨盆部位。一旦血栓脫落並進入肺部,可能導致致命的併發症——肺栓塞。因此,認識、預防與及早治療DVT是維護健康的重要步驟。
▲ 下腔靜脈。(圖/國泰醫院)
深層靜脈栓塞的成因與危險因子
DVT的形成通常與「菲爾紹三要素」有關,包括血流緩慢、血管內皮受損與血液高凝狀態。長時間不動是常見的危險因子之一,如長時間搭飛機、臥床休息或術後恢復等情況,都會使血流變慢,增加血栓形成的機會。此外,手術與外傷、癌症與化療、懷孕與產後、口服避孕藥與荷爾蒙治療、肥胖、抽菸與年長等因素也會提高DVT的發生機率。
臨床症狀與警訊
DVT的症狀變化多端,有些人甚至毫無症狀。然而,典型的症狀包括單側下肢腫脹、小腿或大腿疼痛、壓痛、抽筋痙攣、腳部皮膚泛紅或變色,以及靜脈浮現、變硬。若血栓脫落引發肺栓塞,可能出現呼吸困難、胸痛(尤其深呼吸時加劇)、咳血、心跳加快或暈厥,甚至猝死,這是最嚴重的併發症,必須即時就醫。
▲ 深層靜脈栓塞形成三要素。(圖/國泰醫院)
診斷與治療
臨床醫師會根據病史、症狀及理學檢查初步判斷是否有DVT的可能,再依據需要安排D-dimer血液檢測、下肢靜脈超音波或電腦斷層靜脈攝影等檢查。治療目標是防止血栓擴大或脫落形成肺栓塞,同時也要預防復發。常見治療方式包括抗凝血藥物、壓力彈性襪、導管氣球擴張與支架手術或血栓溶解治療,以及下腔靜脈濾網。
預防措施
對高風險族群,預防DVT格外重要。手術或住院期間使用彈性襪、工作需久站久坐或長途飛行中每1-2小時起身活動、多喝水避免脫水、控制體重、戒菸,並妥善管理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都是有效的預防措施。此外,持續遵循醫囑服藥、定期檢查與生活習慣調整是預防復發的關鍵。
深層靜脈栓塞是一個潛藏在日常生活中的健康風險,尤其對於手術後病人、久坐者、癌症患者與年長者更需提高警覺。若有相關症狀,應及時與醫師討論,透過早期正確診斷與適當治療,可以有效預防併發症與復發。認識這個「靜脈殺手」,是保護自己與家人健康的重要一步。
更多eNews報導
賀瓏「公開天殘遺書」掀議!友人怒揭真相 凱莉不捨5字力挺被讚爆
26歲百萬網紅驚傳車禍!遭甩飛車外慘亡 「死亡預告成真」網嚇壞
最新健康新聞
-
-
炎炎夏日擦乳液好難受! 醫建議「這樣做」穩定控制病情
(8 小時前) -
從抗寒到護心 每天洗幾分鐘冷水澡讓血管更強壯
(10 小時前) -
小小牙醫夏令營開診啦!基隆學童穿白袍變身護牙小達人
(11 小時前) -
不怕蘿蔔腿!醫師透露:結實小腿助手術順利、併發症少
(1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