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6°
( 28° / 24° )
氣象
2024-02-22 | 常春月刊

今年首例傷寒患者,疑似食用2食物遭感染,同行友人也出現症狀

今年首例傷寒患者,疑似食用2食物遭感染,同行友人也出現症狀

國內出現今(2024)年首例本土傷寒病例,在潛伏期曾前往北部漁港水產店食用生蠔、生魚片。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目前仍在疫調中,雖然發現個案在發病前有前往北部漁港的2家水產店食用生蠔、生魚片,不過目前還沒辦法斷定是否與店家、漁港有關,需要等待後續檢驗結果。

北部20多歲女感染傷寒 2友人也有疑似症狀待採檢


疾管署2月20日公布,今(2024)年首例本土傷寒確定病例為北部20多歲女性,2月2日出現嘔吐、腹瀉,並於就醫後返家休養,但在2月11日出現發燒症狀,2月13日再次就醫及採檢,2月16日檢出傷寒桿菌確診,目前仍在住院治療中。

由於個案近期沒有國外旅遊史,經過初步疫調發現,個案曾與2位友人至北部漁港食用生蠔及生魚片,疾管署推測可能是因為食用遭受汙染之海鮮而感染。羅一鈞提到,這2名同行友人在2月初都有傷寒疑似症狀,不過目前2位的採檢還在安排中,所以還不知道是否為一起群聚感染,還需要看採檢結果。

疾管署表示,2名友人目前已康復,另外2名同住家人、23名職場接觸者及2名漁港的相關食品製備者皆無疑似症狀,衛生單位已安排採集糞便檢體送驗,並已進行疫情調查及啟動相關防治措施。

傷寒可能慢性帶菌需追蹤複檢 5措施預防感染


根據疾管署統計資料顯示,我國自2019年起迄今累計傷寒確定病例49例,其中本土病例18例及境外移入病例31例,以20-39歲個案為多,境外移入個案以鄰近亞洲國家為主,以印尼16例為多,其次為柬埔寨3例。

傷寒是由傷寒桿菌引起的腸道傳染病,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它主要傳染途徑為食用或飲用被患者或帶菌者的糞便、尿液汙染的食物或飲水,也有可能在處理食材的過程中、食物調理完後受到汙染導致,另外生長在汙染水域的貝類會吸附病菌藉此成為傳染媒介,若貝類未徹底煮熟就食用也有感染風險。

林詠青醫師提到,傷寒感染到發病一般潛伏期為1-2週後,不過也有可能短至3天或長至60天之久,主要症狀包含持續性發燒、頭痛、食慾不振、腹痛、便秘或腹瀉等,偶爾會有紅疹出現,如果沒有治療可能會有腸出血、腸穿孔等併發症,致死率約為1成,不過若適時以抗生素治療,可以降低致死率。

今年首例傷寒患者,疑似食用2食物遭感染,同行友人也出現症狀

不過,傷寒感染者約有2-5%為慢性帶菌者「傷寒瑪莉」,導致人傳人的情形,因此除了完整治療外,也需要進行後續追蹤、複檢。由於傷寒的傳染途徑最主要仍是飲水、飲食,因此林詠青醫師提醒民眾應注意以下幾點,做好預防措施:
  • 為避免食物、飲水造成汙染,飯前、便後、處理食物前、更換尿片後應使用肥皂徹底清潔雙手。
  • 食物應充分煮熟,尤其是甲殼類的海鮮建議要煮沸或蒸熟再食用。
  • 應飲用煮沸過後的水,避免飲用生水。
  • 注意食品安全衛生,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
  • 不需要立即食用的食物應加蓋放置,或放在冰箱裡妥善儲存。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感冒吃感冒藥好得快? 藥師點名「5大用藥觀念」被騙了:加強錠沒有比較有效
·感冒、確診喉嚨痛爆!營養師大推「6種食物」有效舒緩 杏仁豆腐、綠豆薏仁上榜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