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3 | 常春月刊
微創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減少傷口和痛苦,並非適用於所有人
隨著心臟瓣膜疾病的治療技術進步,微創手術逐漸成為治療主動脈瓣膜病變的重要選擇。不同的患者根據其病情、年齡及共病症,選擇最適合的手術方式可以有效減少術後痛苦並加快康復。
例如,50歲的許先生選擇了內視鏡微創手術,成功進行主動脈瓣膜置換後,第五天便能出院,恢復迅速。75歲的宋先生則因為多重共病症無法承受傳統手術,選擇了經導管瓣膜置換,手術後血壓改善,逐步恢復活動能力。而73歲的梁女士在同時處理多個瓣膜問題後,成功完成微創手術,術後恢復良好,疼痛輕微。
臺北榮總心臟血管外科郭姿廷醫師指出,微創手術並非適用於所有人,手術選擇需根據每位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量身訂製。包括瓣膜材質、病人年齡、共病症等因素,均需綜合考量,以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微創手術除了減少傷口和痛苦外,還能縮短恢復時間,讓患者更快回歸正常生活。
選擇合適的術式、良好的術前評估以及醫患充分溝通,才能在保證治療效果的同時,減少手術風險。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AI輔助是雷射近視手術新趨勢,但不是人人都適合,防治近視從小就要開始
.AI技術元宇宙智慧照護減負擔,3大神經退化性疾病有解了!
最新健康新聞
-
-
大S猝逝/大S染流感猝逝!疑因病史併發肺炎 「日本25年來最失控疫情」釀禍
(1 小時前) -
公費流感疫苗已開放全民接種 及早施打降低重症、死亡率
(1 小時前) -
大S流感併肺炎猝逝 醫揭「年輕人冒4徵兆」照樣插管、葉克膜!
(1 小時前) -
水腫、血尿⋯竟是細菌感染害「腎臟發炎」!醫揪「4大症狀」快就醫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