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時節養生指南! 中醫師提醒:這樣吃、這樣睡,遠離春睏與感冒
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個節氣,大約在每年國曆二月十八至二十日間。《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內提到:「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東風既解凍,散而為雨矣。」春天的風吹散了冬天寒意,把寒冷的冰雪融化幻化為雨水。此時氣溫逐漸回升,在台灣北部因為東北季風的影響開始出現降雨,而南部還是以晴天居多,室外的溫度大約還是在10度到20度間雖然不像冬天那樣寒冷,還是能感覺到涼涼的寒意。
雨水到,萬物生長 順應時節晚睡早起
中醫師蔡瑛真指出,睡眠方面,雨水為早春節氣,以中醫的觀點春屬木和肝臟相對應,《黃帝內經‧素問》內提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是說天地萬物由此開始生長,宜晚睡早起不要貪睡,以接受陽光吸收陽氣來散發冬天的寒濕之氣,但是還是建議要在晚上十一點前就寢,早上不要早於4-5點起床,身體才有足夠的休息。
少吃酸味 多食甘味與辛溫食材
飲食方面,蔡瑛真表示,唐代醫家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到:「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應少吃酸味以減少肝氣過旺影響脾臟,多吃甜味食物以增強脾胃氣,甘味食物可以選擇蓮子、蓮藕、山藥、蘆筍、荸齊、豌豆、香蕉、蓮霧等。除了甘味食物之外,辛溫的食材有助於陽氣的昇發並散發寒氣,例如韭菜、紫蘇、洋蔥、薑、蔥等辛香料的食材也是不錯的選擇。
「下厚上薄」穿衣法 注意下半身保暖
蔡瑛真分享,在衣著方面,天氣忽冷忽熱溫差大,是感冒好發的季節,心血管疾病和中風也常在溫差大的季節發生。《千金要方》提到:「春凍未泮,衣欲下濃上薄,養陽收陰,繼世長生。」建議穿下厚上薄的衣著,因中醫理論認為寒濕多從下半身而入,所以下半身的保暖很重要,至於上半身的衣著可根據《攝生消息論》中說:「天氣寒暖不一,不可頓去棉衣,老人氣弱,骨疏體怯,風冷易傷膜理,時備夾衣,遇暖易之,一重漸減一重,不可暴去。」裏面就提到天氣熱時可以逐漸脫去外衣,類似現在的洋蔥式穿法。此外春天開始,花兒逐漸綻放,對於花粉過敏的人記得戴上口罩以減少花粉的接觸。
適度運動 減緩「春睏」上身
初春由於氣溫開始轉暖,皮膚的微血管逐漸擴張,供應皮膚的血流增加,相對來說供應腦部的血液就會減少,這時容易感到疲倦想睡覺就是所謂的「春睏」,蔡瑛真建議,這時可以透過適度的運動緩解春睏的現象,像是散步、快走、跑步、爬山、太極拳都是不錯的選擇,由於溫差大,運動時的衣著和保暖也是十分重要的。
(記者吳珮均、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雨水節氣濕氣重!中醫師教「5秘訣」健脾祛濕、遠離感冒 這2碗湯一定要多喝
·春天養肝健脾,中醫師「最推6種食物」!豆漿上榜 1水果也有助腎功能
最新健康新聞
-
百年老店冰棒藏蟑螂!誤食不只噁心 醫揭恐怖後果
(59 分鐘前) -
糖尿病出現蛋白尿當心是腎病變! 中西醫合併治療遠離「沉默殺手」
(1 小時前) -
久坐少動、飲食又放縱! 40歲上班族胸悶、疲憊感難消
(3 小時前) -
2025消除C肝! 國健署與矯正署合作推動篩檢治療計畫
(3 小時前) -
熟齡女教師不正常出血長達一年 朋友催促就醫才驚見癌細胞找上門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