黴漿菌肺炎侵襲學童!11歲男童高燒不退險惡化,醫籲家長提高警覺
文章也可以用聽的
11歲的男童近日因持續高燒四天、咳嗽等症狀至診所就診,儘管日常生活未受明顯影響,病情卻不見起色,甚至出現胸悶、食慾與活力明顯下降的情況。家長緊急帶他前往醫院急診,檢查結果顯示許小弟的C反應蛋白(發炎指數)偏高,胸部X光亦發現右下肺葉有感染跡象,聽診亦出現囉音與喘鳴,診斷為社區型肺炎。
經黴漿菌抗體篩檢呈陽性,醫師懷疑為黴漿菌感染,遂安排住院治療。但在抗生素治療下仍高燒未退,且肺炎有擴散與肋膜積水情形。經小兒感染科醫師評估,調整抗生素為更具針對性的治療後,病情才逐漸改善,一週後順利出院。
黴漿菌肺炎傳染力強!症狀隱匿易延誤治療
台北慈濟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吳秉昇表示,肺炎黴漿菌為社區型肺炎常見病原之一,主要經飛沫傳播,潛伏期長達2至3週,雖然多於夏秋流行,但台灣全年均有感染風險,尤其疫情後因群體免疫力下降,黴漿菌感染病例有上升趨勢。
這類肺炎多發於5歲以上兒童及青少年,初期症狀如咳嗽、喉嚨痛、發燒與流感相似,後期可能出現胸痛與呼吸困難,因此常被忽視,故又有「會走路的肺炎」之稱。但若延誤治療,恐引發嚴重肺部感染、肋膜積水,甚至出現如蕁麻疹、口腔潰瘍、腦炎等免疫性肺外併發症。
紅黴素抗藥性高 醫籲勿自行停藥、換藥
吳秉昇指出,目前黴漿菌肺炎仍以抗生素為主要治療手段,然而台灣黴漿菌對紅黴素的抗藥性已逾六成。
當症狀持續或無效時,醫師會根據年齡與病情調整用藥,如改用四環黴素或喹諾酮類藥物。家長應依照醫囑完整服藥,避免抗藥性問題惡化。
沒有疫苗可預防!日常防護仍需落實
目前尚無疫苗可預防黴漿菌感染,醫師提醒家長,面對傳染力強的呼吸道疾病,仍應落實勤洗手、戴口罩等防疫習慣,尤其校園為高風險傳播場域。
若孩童出現持續咳嗽、發燒、呼吸喘與精神食慾下降等情況,務必及時就醫,以免延誤治療。
(記者李政純,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孩子染「黴漿菌」增多!醫揭「中鏢7大症狀」:燒又咳 尤其過敏兒更應注意
.6旬婦人沒抽菸卻咳不停、吃不下,檢查發現支氣管都是黃痰,原來是1疾病作祟
最新健康新聞
-
台北市擴大「孕前健檢」對象 未婚也適用!最高補助2300元
(29 分鐘前) -
國衛院公布20年大數據 溫差「升逾6°C、降逾14°C」誘發2倍中風風險!
(45 分鐘前) -
「超加工食品」要少吃!營養專家列3地雷食物 掌握「1法則」快樂吃喝
(52 分鐘前) -
雙腳癢到睡不著,小心不寧腿症候群!醫揭「6大非藥物策略」改善症狀
(52 分鐘前) -
A流、普通感冒分不清?部桃:注意這關鍵差異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