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6°
( 27° / 26° )
氣象
2025-05-14 | 常春月刊

腸道塞滿百顆脂肪瘤!男腹脹求醫驚見2.5公斤腫瘤 中山醫院罕見手術救回一命


腸道塞滿百顆脂肪瘤!男腹脹求醫驚見2.5公斤腫瘤 中山醫院罕見手術救回一命

文章也可以用聽的

一名34歲男子因長期腹脹就醫,竟發現小腸末端藏有近百顆脂肪瘤性息肉與多處腸憩室,導致部分腸阻塞,醫療團隊歷時3小時手術,成功切除總重高達2.5公斤的病變組織。患者術後恢復良好,10天後順利出院。

患者最初大腸鏡未見異常,但右下腹可觸及約5公分腫塊,進一步經安排電腦斷層檢查後,發現腹腔內多處腫塊與嚴重腸道糞便滯留,初步懷疑為「惡性脂肪肉瘤」,經多專科團隊討論後,決定採剖腹探查。

手術揭腸道糾結、瘤塊密佈

台北中山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吳德強指出,手術中赫見患者小腸末端嚴重糾結變形,腸腔內佈滿脂肪樣腫瘤與軟便,同時伴隨數十處腸憩室。經3小時精密剝離與切除,成功移除總重2.5公斤的病變組織,病理診斷為「多發性脂肪瘤性息肉合併憩室與腸阻塞」。

台北中山醫院胃腸外科主治醫師劉孟綸指出,此類腫瘤通常發生在大腸部位,規模也比較小,本例罕見集中於小腸,且數量近百,相當罕見。進一步回顧病史,發現患者早在4年前接受大腸鏡檢查時,就已發現類似脂肪瘤性病變,但因無症狀而未持續追蹤,導致腫瘤逐漸增生、堵塞腸道。

劉孟綸提醒,脂肪瘤性息肉雖為良性腫瘤,但若未定期追蹤,恐引發腸阻塞、出血、穿孔,甚至敗血症等併發症。

三大醫學亮點 預計投稿國際期刊

此手術案具備三項極具學術價值的特徵,醫療團隊將整理病例投稿至國際期刊,以提供醫界參考:

1.病變位置罕見:脂肪瘤性腫瘤罕見集中於小腸

2.病灶規模巨大:合併上百顆腫瘤與憩室,切除難度高

3.延誤追蹤風險高:凸顯良性腫瘤也不可掉以輕心

台北中山醫院院長朱益宏表示,此次成功處理,歸功於影像科、胃腸肝膽科與外科、病理團隊的緊密合作與專業判斷。

醫師提醒:無症狀不代表無風險!

劉孟綸呼籲,若腸道檢查曾發現脂肪瘤、息肉等良性病變,即使無症狀,也應定期追蹤;尤其出現腹脹、腹痛、排便改變等情況,應儘早就醫。目前患者已恢復正常飲食與活動,後續將透過影像持續監控腸道健康。

(記者李政純,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胃腸道基質瘤是胃癌嗎?胃痛、腹脹、吃一點就飽,可能是警訊!
.<讀者來函>吃冷飯、隔夜飯,可對抗大腸癌?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