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
( --° / --° )
氣象
2025-05-19 | 常春月刊

拜登是高風險群?攝護腺癌潛藏無聲危機:年齡、遺傳、種族皆有關,醫師教你早期發現不輕忽


拜登是高風險群?攝護腺癌潛藏無聲危機:年齡、遺傳、種族皆有關,醫師教你早期發現不輕忽

根據一項台灣研究數據顯示,初次診斷就已經是轉移性攝護腺癌的患者,占所有病例的34%。因此,早期發現攝護腺癌是台灣的重要議題。

攝護腺癌的三大危險因子

台北慈濟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暨微創手術中心主任蔡曜州指出,與攝護腺癌相關的危險因子有三項:

1.年齡增長:年紀越大罹癌風險越高。然而,有些長者的攝護腺癌發現時很早期,就算不治療也沒有影響,追蹤觀察即可。

2.種族:黑人罹患攝護腺癌的風險較高,亞洲人相對較低。

3.遺傳:建議50歲之後的男性進行攝護腺相關檢查,若一等親有罹患攝護腺癌者,則為攝護腺癌的高危險群,最好40歲之後即開始定期抽血追蹤。

蔡曜州指出,早期攝護腺癌大多沒有症狀,但若男性發現有頻尿、無法完全排空尿液、急尿、尿流細小、須用力解尿、夜尿次數增加等症狀,建議務必就醫檢查。

攝護腺癌晚期症狀會很明顯,症狀依癌細胞轉移的部位而異。例如轉移到骨骼,可能導致病理性骨折或骨骼疼痛;若轉移到膀胱,會出現血尿;若侵犯到輸尿管開口,則造成尿路阻塞;嚴重者轉移到腎臟會造成腎積水、影響腎功能;轉移到直腸,會導致便秘或裡急後重;轉移到骨盆腔淋巴結,將造成下肢水腫,嚴重者產生陰囊及下腹部水腫。

必知!治療期5注意事項

  • 攝護腺癌患者接受治療期間應多補充水分,建議每天喝水1500~2000c.c.,以利尿道細胞修復。
  • 禁菸,抽菸和癌症有絕對的相關性,一定要避免。
  • 避免飲酒、攝取辣椒等刺激性食物。
  • 避免攝取高油脂、醃漬、燒烤、油炸等可能的致癌食物。
  • 避免攝取燥熱食物,例如薑母鴨、麻油雞、龍眼、榴槤、荔枝等,以預防發生便秘及痔瘡。
  • 生活中處處可防癌!

    蔡曜州指出,癌症的誘發因子出現在每個人每天所接觸的環境中,例如過度曝曬陽光、X光等輻射線,或是攝取致癌食物,以及身體每天可能產生一些有問題的細胞,當這些細胞量增多時,便會形成腫瘤,可能是良性的,但量太多或惡性度升高時便會形成惡性腫瘤。

    體內的惡性變化每天都在進行,這和生活環境息息相關,和遺傳基因也是大有關係,但遺傳因素無法改變,只能自己多注意,避免接觸有害環境與物質,例如致癌食物、菸、酒、染髮劑或揮發性有機溶劑等化學物質,並應維持正常作息、適度持續的運動,以提升免疫力,切勿購買廣告不實的健康食品或藥品,這是比較實際的防癌與保健之道。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攝護腺癌蔓延至骨骼,拜登與家人討論治療方案

    .「經常吃這些東西」罹攝護腺癌風險激增!無糖飲料上榜 科學家花17年研究證實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