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節氣必喝「2飲料」抗秋燥、防感冒!中醫師大推 小心2食物讓你拉肚子
「白露」為節氣中的第十五個,正式拉開了秋天的序章,是反映自然界寒氣增長的重要節氣,因此日照時間漸漸縮短,大地的溫度下降速度增快,晝夜溫差逐漸拉大,也就意味著白露結束了夏天的悶熱,使天氣日漸轉涼。
秋高氣爽 留意秋燥與急性腹瀉
中醫師陳佳伶指出,進入白露之後,降雨會明顯減少,天氣秋高氣爽,相對來說濕度便會日益下降,此時身體會容易出現乾燥的症狀,例如口唇乾裂、鼻腔乾燥、皮膚乾癢、大便乾結等,這種天氣型態容易導致乾燥敏感的狀況,陳佳伶建議,應注重保濕,提高提高身體的防禦能力,防止秋燥傷人。
此外,進入典型的秋季氣候,不少人也會在這個時候因飲食不當或身體受涼而造成急性腹瀉,這種腹瀉常常會伴隨著發燒、水瀉、胃口不佳、體力下降、倦怠乏力,且合併著其他感冒的症狀,幾天之後便會使人消瘦不少,因此要注意避免過食生冷,例如生菜、生魚片和瓜類等冷食,建議在此時打造好溫暖的體質,準備好狀態來迎接寒冬。
白露勿露身 注意保暖避感冒
俗話說:「過了白露節,夜寒日裏熱」,白露之後的日夜溫差會明顯增大,雖然正午的氣溫依然炎熱,但入夜後,溫差是可以達到十餘度的,所以早晚出門時記得添加保暖衣物,多帶件薄外套,避免因受了風寒而感冒了或是造成原有的呼吸道疾病如氣喘、過敏性鼻炎的復發!
秋日養生食譜助潤肺
白露之後,氣溫變化較大,再加上燥邪和風寒日漸強盛,許多疾病容易找上門來,平日需要特別注重「防寒」與「潤燥」來保養身體,多多補充生津養液、滋陰潤肺之品,例如:木耳、銀耳、秋葵、水梨、甘蔗、蜂蜜、百合來緩解秋燥,並且少吃魚蝦海鮮、肥膩的食物,以免過於滋膩造成脾胃虛弱而導致腹瀉。
如果平時有飲用養生茶飲的習慣,陳佳伶推薦兩種茶飲:
第一種為「桑葉菊花茶」:用桑葉和菊花各10克,放入杯中沖泡500cc熱水,並加入適量蜂蜜飲用即可。此款茶飲可緩解秋燥剛起造成的口乾舌燥,有潤肺的效果。
第二種為「冰糖枸杞燉雪梨」:使用梨子1顆、冰糖1.5匙、枸杞10克、紅棗3-4顆、水1000毫升,放入電鍋中燉煮,蒸到果肉出水呈現半透明狀即可食用,此道湯品可用來滋養肺部,生津止渴,大人小孩都適合!
除了透過飲食滋補,日常生活也需要養成規律作息,早睡早起,並且培養運動的好習慣,鍛鍊心肺功能和提升自身的耐寒能力,以度過接下來的冬天。另外,也可每日按壓「合谷穴」、「太淵穴」、「魚際穴」,左右手交替,一手按壓3-5分鐘,來達到養生保健之效。
.合谷穴:位於手掌虎口處,在第1、2掌骨之間,兩骨相合處
.太淵穴:位於掌後腕橫紋橈側端,橈動脈的橈側凹陷中
.魚際穴:位於拇指本節後凹陷處,約當第1掌骨中點橈側,赤白肉際處
(記者吳珮均、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白露後開始轉涼!中醫師授「養肺潤燥秘訣」防咳嗽、皮膚癢 女性最好別穿這1類衣服
·今白露「秋老虎結束」! 中醫師提醒:應早睡早起,做1事防呼吸道疾病發生
最新健康新聞
-
中醫警告「懷孕吃麵孩子會沒心跳」 婦產科名醫打臉曝真相!衛生局出手了
(6 小時前) -
嘉縣衛生局榮獲藥政四大獎項
(8 小時前) -
男生也打HPV疫苗?!嘉市邀醫師解密關鍵
(8 小時前) -
口臭元凶竟是「扁桃腺結石」!可以自己清理?治療、預防方式一次看
(9 小時前) -
不只酒駕!藥師示警「藥駕」同樣危險 9類藥物要小心
(10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