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1°
( 21° / 20° )
氣象
2024-06-17 | 早安健康

新冠確診症狀8種該快篩!最新變種KP.2會大流行嗎?打疫苗能預防新冠肺炎確診症狀嗎?

新冠症狀、變異株傳染力一次看懂!最近新冠疫情再度進入流行期,其中新冠變異株KP.2占比提升、 JN.1占比下降,而KP.2的傳播力約JN.1的1.2倍,免疫逃脫能力更強,也讓大家很擔心新冠疫情會不會捲土重來!以最新的新冠變異株KP.2來說,感染新冠症狀有哪些?還要打疫苗嗎?

新冠變異株KP.2來勢洶洶!超越JN.1成為主要變異株



COVID-19 病毒再次變異,病毒KP.2已成為美國新冠病毒的主要變種,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數據,3月底,KP.2 變種在美國引起了約 4% 的感染,而其親代病毒株 JN.1 當時引起了超過 50% 的感染。截至 5 月初,KP.2 約佔感染病例的 28%,超過 JN.1 成為主要變種,可見它的擴散力之強。

至於台灣目前狀況為何,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近四週變異株監測統計,本土及境外檢出變異株均以JN.1為多,占比分別為64%及59%,近期呈緩降;另KP.2及KP.3的占比則略升,KP.2的占比分別為10%及22%,KP.3占比皆為9%,持續監測變異株流行趨勢。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病毒學家安德魯佩科斯表示,有兩個因素可能會幫助 KP.2 變種在今年夏天傳播。第一,天氣熱時,大家聚集在室內避暑,從而創造了新的傳播機會,第二,許多人近期也沒有接種疫苗,可能導致病例數提升。

新冠確診症狀有哪些?感染KP.2新冠肺炎變異病毒株的症狀表現



這些「 FLiRT 變異體」的傳染期與 JN.1 和先前的 omicron 變異株相同,接觸後,需要五天或更長時間才會出現症狀,也可能更早出現症狀。在出現症狀前1到2天以及症狀結束的後幾天,都仍有傳染性。

美國CDC指出,目前沒有跡象表明KP.2的症狀比其他新冠變種更嚴重,若出現以下8類疑似症狀,可先進行快篩,並於就醫時告知結果。

感染新變異株KP.2可能症狀



1.腸胃道症狀(胃部不適、嘔吐和輕微腹瀉)

2.呼吸道症狀(咳嗽、咽喉痛、鼻塞、流鼻水)

3.呼吸困難

4.味覺、嗅覺喪失

5.肌肉疼痛

6.疲勞

7.頭痛、發燒、發冷

8.腦霧

新變種更危險? KP.2 屬JN.1後代 ,「FLiRT 變體」之一



新冠變異株KP.2崛起,其來歷到底是什麼?事實上「KP.2」可說是Omicron 的遠親,是從 JN.1 衍生出來的,也是「FLiRT變體」的幾種變體之一。

根據科學家目前觀察,KP.2是FLiRT變體中傳播力最強的,正在多國蔓延開來。哥倫比亞大學病毒學家 David Ho 博士表示,他在細胞中進行了早期實驗室測試,結果表明 KP.2 刺突蛋白的細微差異,可能讓它在免疫逃脫能力、傳染力方面都比 JN.1更強。

新冠變異株KP.2免疫逃脫能力更強!疫苗可以預防 KP.2嗎?誰是高危險群?



簡單來說,有實驗發現KP.2免疫逃脫力比JN.1 更強,那麼打疫苗還有用嗎?事實上根據專家建議,疫苗仍然是預防COVID-19 導致嚴重疾病、住院和死亡的最佳防禦手段。

美國CDC在2月時曾發布最新的疫苗相關建議,已接種過一劑最新新冠疫苗的65 歲以上族群,至少四個月後就要再追加一劑,年輕人則是接種一劑,不過他們發現即使在高風險族群中,使用這些額外加強劑的人數仍是相當低。

至於台灣,疾管署主要針對「脆弱族群」進行XBB疫苗採購,國內新冠XBB疫苗迄今已累計接種276.4萬人次,全國接種率11.36%,65歲以上第1劑及第2劑接種率分別為20.54%、1.55%,而「脆弱族群」包括以下四類人,都建議要儘速接種XBB疫苗,若是已接種1劑且間隔12週(84天)的高風險對象,則需要再接種第2劑以增強保護力,降低重症或死亡發生機會。

  • 65歲以上長者

  • 孕婦、產婦(產後6週內)

  • 慢性病患者
    罹患氣喘、癌症、糖尿病、慢性腎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炎、結核病、慢性肝病、失能、精神疾病、失智症、吸菸、BMI≧30等

  • 免疫功能疾病者
    感染HIV感染者等


  •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 為追愛流浪到台東,又一人帶孩子搬回台北上班!婚姻和人生裡,如何擁有義無反顧的底氣?

    • 咳嗽吃什麼最快好?止咳化痰、乾咳夜咳…5種咳嗽有效止咳

    • 謝金河肺癌篩檢驚見好多黑點「若肺腺癌3個月就掛」台大名醫解析自救關鍵



    新冠確診症狀8種該快篩!最新KP.2病毒症狀與傳染力高嗎?資料來源:早安健康 https://www.edh.tw/article/36138

    新冠確診症狀8種該快篩!最新變種KP.2會大流行嗎?打疫苗能預防新冠肺炎確診症狀嗎?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